全部博文
9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于露

刘老师的识字教学突破了“逐个认读”的机械模式,体现了“教方法、养能力”的理念。在聚焦部首归类识字环节,通过划分“兽类家族”“鸟类家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鸟字旁”“反犬旁”与动物类别的关联,这种归类思维的渗透,比单纯记忆生字更具长效价值。对于“翔”“休”等重点字,采用“生汇报记忆方法”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指导“世、界”书写时,从“看结构、看占位、看关键笔画”三个维度明确要求,再通过范写、练写、点评的闭环,落实写字教学目标,细节之处尽显扎实。
(三)朗读训练层次分明,落实语文素养
      课堂上的朗读设计兼具趣味性与目的性:从自由读感知小节数量,到接龙读熟悉文本,再到拍手齐读契合儿歌韵律,最后通过男女生对读、同桌互读深化理解,朗读形式随教学环节逐步升级。同时,刘老师注重朗读中的细节指导,如“锦鸡”的读音、“彩”的轻声、“丛”的含义注解,将朗读与识字、理解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读准、读通、读懂”的过程中,既积累了语言,又感受了儿歌的节奏美。
二、教学启示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刘老师的课让我深刻认识到:有趣的课堂并非依赖花哨的形式,而是源于对学情的把握和对目标的聚焦。无论是情境创设、方法渗透还是习惯培养,都需围绕“学生发展”这一核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任务驱动+方法渗透”的模式,在趣味与扎实之间找到平衡,让低年级语文课堂既有“温度”,更有“深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