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反思
1.“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我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并说说都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学生们积极思考,纷纷分享自己脑海中浮现的秋声,如大雁的鸣叫、落叶的飘落声等。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具体交流,分享各自最喜欢的声音和画面。在这个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移情入境,体会诗情,鼓励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走进诗境,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2.设置仿写小诗的小练笔环节,注重语言积累与感悟运用。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思维被充分激活,展现出了令人惊异的创造潜能。他们用稚嫩却充满灵性的笔触,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秋天,创作出了许多富有童趣的小诗。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还增强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热爱。
但是在自由组合写小诗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去,合作意识不够。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贫乏、口语表达能力跟不上,出现“我口难表我思,我手难写我想”的情况,反映出日常语言积累和训练不足,缺乏表达技巧。
后续活动要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和引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优秀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式;另一方面,开展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活动,如口语交际、演讲比赛、写作训练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