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赵欣语老师以“浪浪山小妖怪”为载体的二年级入队主题班队课,旨在用童趣故事衔接“入队责任”,但实践后既看到亮点,也明确了优化方向。
活动开场用动画剪辑呈现小妖怪们为“加入大王队伍”努力练本领的片段,孩子们立刻被吸引,后续让他们分组扮演“小妖怪练技能”(对应入队准备)时,互动积极性远超预期——有小组主动模拟“帮同学捡文具”“认真背队歌”的场景,可见故事载体选得贴合低龄认知。
但不足也很明显:在“小妖怪的成长VS入队的意义”衔接时,我直接讲“入队要像小妖怪一样坚持”,部分孩子眼神迷茫。后来发现,该用更具体的类比,比如“小妖怪练搬木头=我们练系红领巾”,才能让抽象的“责任”落地。
后续我会调整衔接逻辑,让故事和入队教育更紧密地“串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