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班队评课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亚莉

一、 亮点与特色

1. 主题鲜明,富有童趣与时代感: 巧妙地借用热门动画《浪浪山的小妖怪》元素,创设了“浪浪山小妖怪联盟”这一生动情境,极大地激发了二年级学生的参与兴趣。将小队建设比作“小妖怪”的联盟与闯关,符合该年龄段学生喜好幻想、乐于冒险的心理特点,使德育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渗透。

2. 目标清晰,定位准确: 活动目标明确具体,直指“小队归属感”和“合作意识、凝聚力”这两个二年级小队建设初期的核心需求。目标设定基于对学生前期活动状况(“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深入分析,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和活动的针对性。

3. 过程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性强:

  开放式导入: 以熟悉的班歌唤醒情绪,快速凝聚集体氛围,进入活动状态。

前期回顾: 通过视频回顾小队组建历程,巩固集体记忆,强化“我们”的意识。

 小队亮相: 此为活动的第一个高潮。各小队展示队名、口号、队徽,是小队文化的集中外显,有效满足了学生的展示欲和集体荣誉感,为后续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

游戏体验(三重闯关): 此为活动的核心与精髓。三个游戏环节(密令传讯、灵石收集、护送宝藏)设计精巧,逐层深入。游戏规则必然要求队员间的沟通、配合与协作,将“合作”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行动。教师在每个游戏后引导反思交流,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提炼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实现了从“体验”到“感悟”的升华,使“合作重要性”的内化水到渠成。

4. 学生主体,实践体验突出: 整节课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从小队亮相的自主展示,到游戏环节的全员参与、策略商讨、实践操作、反思交流,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真实的合作情境中学习合作。教师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5. 系统规划,承前启后: 本节课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嵌入“小小红星放光彩”系列主题活动中,是“9月:我们小队成立啦”的收官环节(活动四:小队初绽)。它建立在之前小队长竞选、招兵买马、文化建设等活动的基础上,并对后续10月、11月、12月的活动进行了展望,体现了班级小队建设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二、 建议与思考

1. 关注个体差异与过程评价: 在小组合作游戏中,可能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或被边缘化的情况。教师可考虑在活动过程中或总结时,不仅评价小队整体表现,也可适时关注并表扬在合作中表现出倾听、鼓励、协助等良好品质的个体,引导全体成员意识到每个人的独特价值与贡献。

2. 深化反思环节的引导: 游戏后的交流环节是价值生成的关键。教师可以准备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不仅思考“怎么做才能成功”(方法策略),更能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在班级、小队里,哪些时候也需要这样的合作?”(迁移应用),从而将游戏中的体验与日常学习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3. “入场券”的后续运用: 获胜小队获得的“入场券”可以具有更丰富的含义。除了即时奖励,是否可以作为参与下一次(如10月)小队活动的优先权或特殊资格?这能增强活动的连贯性和激励的持续性。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