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5-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魏玮

本次教学围绕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展开,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在歌唱与律动中,表达对国旗的崇敬与对祖国的热爱。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深思和改进之处。


一、 成功之处:情境创设与情感共鸣


本节课最成功的环节在于情境的创设。通过播放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视频,瞬间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敬意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小身板不自觉地挺直了,喧闹的教室变得安静下来。当看到国旗升起时,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以及随后的分享中能用“很神气”、“很感动”等词语表达感受,表明情感目标的导入是扎实而有效的。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铺垫,为后续的学唱与表现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在“我为国旗跳支舞” 的创编环节,学生的表现令人惊喜。当我示范了一个“国旗飘扬”的动作后,孩子们创意迸发,有的用小手比出爱心,有的模仿小鸟围着国旗飞翔,有的则立正敬礼,表情严肃而认真。这不仅证明了他们理解了歌词的意象,更展现了他们将内在情感转化为外在表现的巨大潜力。小组展示时,虽然动作稚嫩,但合作意识和表演的欲望非常强烈,达到了预期的“创意实践”与“艺术表现”目标。


二、 存在问题与不足


1. 技能目标的精度有待提升:虽然在评估中大部分学生能完整演唱,但对于歌曲中 “亲亲您” 这一句的演唱处理,效果未达最佳。学生能记住歌词,但难以用轻柔、充满感情的声音来表现,歌声往往缺乏强弱变化,显得比较“白”。这说明在歌唱技巧的引导上,我的方法还不够具体、形象,未能让一年级学生真正理解并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2. 课堂节奏的掌控可以更优化:由于在律动创编和小组展示环节学生兴致过高,时间有所延长,导致最后的 “模拟升旗” 环节显得有些仓促。这个本应作为情感升华和高潮的部分,未能让学生充分沉浸和体验,削弱了仪式感带来的教育力量。如何更精准地分配各环节时间,做到“收放自如”,是我需要修炼的课堂管理艺术。

3. 个体差异的关注仍需加强:在集体活动中,总有少数性格内向或动作协调性稍弱的学生躲在同伴身后。虽然他们也在聆听和模仿,但参与度不高。如何设计更分层、更具包容性的活动,或者通过伙伴互助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信和归属感,是后续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