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海力布》是一篇经典民间故事,授课教师紧扣故事体裁特点,以“感知人物形象,传承民间文化”为核心,构建了生动高效的课堂。
课堂导入环节,潘老师通过“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的提问引发共鸣,再自然引入课题,快速建立学生与文本的连接。在故事梳理环节,潘老师借助“海力布做了哪几件事”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找关键句、列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情节,既落实了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让学生清晰把握故事脉络。
人物分析是本课亮点。潘老师聚焦“海力布为何能打动乡亲”,引导学生圈画描写其言行的语句,如“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提炼出“善良无私、舍己为人”的人物品质,情感目标渗透自然。
拓展环节,潘老师结合“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特点,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片段,既锻炼表达能力,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堂唯一可提升之处是对“民间故事奇幻元素”的解读稍显简略,若适当补充相关文化背景,能更好帮助学生体会体裁特色。
总体而言,这堂课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同时,受到英雄精神的熏陶,是一堂扎实且有温度的阅读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