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反思
在《麻雀》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围绕“了解作者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单元语文要素,从识字写字、文本梳理、情感体会等方面开展教学,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反思如下:
一、教学亮点
1. 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针对“嗅、奈、巢”等生字,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强化独立识字能力。重点指导“幼、躯、掩”等字的书写,关注字形结构和偏旁写法,学生书写较工整,达成了识字写字目标。
2. 文本梳理清晰明了
通过梳理“猎狗发现小麻雀(起因)—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经过)—猎狗退缩(结果)”的情节,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多数学生能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叙事顺序有了初步认知,为体会“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3. 情感体会有所突破
借助对老麻雀动作、神态的描写,如“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地”“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等,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老麻雀的母爱无畏。部分学生能深入感受到老麻雀的勇敢,情感共鸣有所体现。
二、存在不足
1. 细节描写体会不够深入
虽然引导学生关注了老麻雀的动作、神态,但对这些细节描写如何服务于情感表达、如何体现“把事情写清楚”的作用,挖掘得不够深入。部分学生仅停留在表面感知,未能真正理解细节描写的妙处。
2. 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足
在梳理文本和体会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过多,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有限。部分学生的思维被束缚,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较少。
3. 多媒体资源运用欠缺
对于“无畏”“搏斗”等抽象情感,虽提及结合多媒体资源辅助理解,但实际教学中未充分运用,导致部分学生理解不深,情感体会不够透彻。
三、改进措施
1. 后续教学中,将细化细节描写的教学环节,通过对比阅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在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把事情写清楚方面的作用。
2. 精心设计问题,减少教师的直接引导,多给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视频片段,直观呈现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情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明确了今后的改进方向,在后续教学中,将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