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学习记录

作者:刘敏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2-30

基于译林小学英语新教材背景下教材重组和整合的研究

课题组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

12.29

姓名

刘敏娟

学习内容

关于文本重构

学习心得思考

突出文本重构的文化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有不少中国学生学习了多年英语可以说“话”,且语音标准、完整流利,也可以写“文章”,拼写正确、用词丰富、语法无误,然而这些“话”和“文章”让母语为英语的人听了看了却感到不知所云、不得其意。这样的现象与我们所接触和接受的英语文本缺乏文化性有很大关系。

文化有内在文化性,也有外在文化性。英语国家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由英语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为内在文化性;因此在文本重构过程中应使用得体的语言,这也是新版课标经常提到的。而外在文化性是反映英语国家的文化环境、文化观念、文化思维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它会因教学双方的思想、阅历、思维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正常的思想导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本重构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平时的个人学习要做到细心和与时俱进。

 

增强文本重构的趣味性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除了认为可理解性是理想的输入以外,还要既有趣又有关。也就是输入的文本越有趣、越关联,学生就越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而他的情感过滤假说也提醒我们:积极的情感可以使学习者接受更多的言语输入;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者对言语输入的吸纳。趣味性的文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中具有始动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皮连生 2009)。

因此,文本内容的趣味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文本重构时在三方面增强趣味性:文本内容、文本形式、文本教学。要根据主题,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设计文本内容,如低年级文本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卡通人物、小动物等等作为文本主角,高年级就可以利用男生喜欢的体育主题、女生喜欢的明星主题;根据不同教学环节需要,文本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英文歌、趣味故事、拼图、谜语、绘画、英文电影、课件和实物的搭配等;根据课堂气氛需要,可以将文本教学生动化。如文本为歌曲时,加上动作进行全身反应教学法,如文本为故事时进行角色表演等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