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堂研讨活动记录

作者:苏亚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6-12-02

《基于译林小学英语新教材背景下教材重组和整合的研究》

课题组研究课活动记录

时 间

122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苏亚琴、蒋志娟、蔡亚波、洪欢骅、张菊平、徐曼虹、沙莎,刘敏娟,王丽

研究目标

探讨教材重组和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主 持 人

王丽

记录人

蔡亚波

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问题反馈与改进措施:

1.教学设计的目标描述上是“听懂、会说、会运用”,这是第一、二、三课时的目标,应写成:综合运用本单元的单词句型。最后苏老师用“slogan”“proposal”,作为本节课的综合输出,“how to let others know how to protect the Earth?”,两者是同一层次的,但这里将口号与倡议书割裂开来了。这里是否可以设计一些口号,放在倡议书中。

建议: “slogan”由什么组成,亮点是什么,是否能提炼一下,让学生明白“slogan”的构成。

男女生PK语言丰富,但耗时太长,后进生会听觉疲劳。

改进措施:建议改成小组PK竞赛,小组讨论后整组呈现,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保证每位同学都在思考。

2本课围绕7个话题展开活动:

第一个“地球之歌”,对远去的美好事物逝去发出嘶吼,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第二个是谈论地球的过去和现在,老师用问题引发思考地球的过去与现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单元的文本,并与语法知识点相结合。

第三个是“If we do nothing, what wiil   happen to our Earth”,用数字和文字呈现,引发学生想象和讨论,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第四个是“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arth?”,以男女生PK的形式来引发头脑风暴。学生用本课句型来讨论。

第五个是谈论书上不文明现象引发的环境污染,对其进行分类,为写倡议书作铺垫。

第六个话题是宣传语,为写倡议书作准备。

第七个写倡议书,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转化为书面表达,在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4-5的过渡,话题性不够明显,

改进措施:通过观察图片,过渡到怎样做,再到倡议书,应该有递进性。

3. 在总结完should和should not时,应该要聚类读一读,突出核心知识,,反馈得更到位,会更有指向性。

研讨后反思及收获

反思及收获: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checkout time 板块是单元中最具综合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板块。该板块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对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许多一线教师往往会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可能会利用下课前几分钟时间一带而过,根本没有深入探究板块的设计意图,更没有达到板块的检验功效。英语特级教师沈峰老师指出:教学Checkout time时,教师可根据需要添加活动步骤,从而降低学习难点,还可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要沉下心来,细细体会编者意图,进行巧妙搭配、深入探究并适度拓展训练,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今天苏老师上的checkout time 板块是以写话教学为核心内容,同时兼顾其它板块重难点的复习,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对该板块的情境创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相关板块的写话资源,重视情感性、力求真实性、讲究渐进性、强调一致性。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活动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