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学习记录

9月学习记录陈冰洁

作者:王佳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09-21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美术创意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

920

姓名

陈冰洁

学习内容

废旧材料创作的艺术品 让你大开眼界!

学习心得思考    

   这些废旧材料的艺术品给人以无限的震撼力。仔细观察这么多的作品,其实不难发现,这些废旧材料的艺术品在制作过程中,都使用到了同一种方法,那就是组合。将相同材质的事物通过组合的方式,上下、左右、前后拼摆、插接就完成了一个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而其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搜集成千上万的相同材质事物。

在所有的作品中,最让我感到有趣的莫过于这只小熊。对于一个长期在小学阶段工作的老师而言,看见这样一个材质的艺术品,我忍不住会想:如果把这样的艺术品放置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走廊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学生对于尖锐的事物天生就存在着一种好奇心,会想使用它们并且去随意写一写、画一画、戳一戳等。那在看见/触摸这样一只满身长满刺的小熊之后,它们对于动手会不会多一点思考。似乎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又多了一条途径。

在这幅作品中,艺术家采用了报纸卷的方式进行组合排列,与平时的方法略有不同,表现了一只奇特的生物,落入地球的废旧报纸堆之中,恰似刚刚从那之中爬出来,而报纸黏在了他的身上,对于这个新新的世界有着惊讶,,前腿有一只抬了起来表现着他的迟疑。使用长椭圆形厚重的卷来叠加,参差错落,表现出了它的落魄之感;用圆形的疏密不同的卷表现出了它的嘴巴和眼睛,惊讶、惊悚之感。很像一年级刚刚入学的新生,对新学校有着期待,有着害怕,百感交集。或许一个月之后,在让学生用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方法来展现自己,又会有不同的模样了。

新课标指出: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潜移默化的教育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儿童更容易通过艺术美品味到生活的美,从而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去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艺术教育确实是健全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