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开课陈冰洁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美术创意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教 案
学校:新桥实验小学 | 年级:五年级 | 班级:五6 | 研讨人数:9 | ||||
学科:美术 | 课题:学学构图 | 教师:王淑琼 | 研讨日期: | ||||
教学目标 | 1、借助废旧材料,能更好的了解构图的概念、目的; 2、能运用线条表现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能按所学构图知识摆纸废旧材料物品。 3、体会画家探索构图的创新精神;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构图的形式美感熏陶。 | ||||||
研究目标 | |||||||
教材分析 |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三角形构图、井字型构图、S型构图等多种构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 ||||||
学生分析 | 构图知识相对于美术学科中的绘画、手工来说显得要枯燥乏味,小学生也并不喜欢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比一比、裁一裁、连一连等,在比较活泼的环境中适当缓解枯燥的学习压力,激起学习的兴趣。讲解构图的专业知识时,也相应地点到即止,学生以了解知晓为主。 | ||||||
教学过程(第 1课时)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和策略 | ||||
一、导入
二、欣赏
三、练习内化 运用构图
四、作业展评 理解构图
五、拓展 | 1. 展示三幅作品,观察其不同之处。 师:美丽的风景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而别致的图画也总是让我们心旷神怡。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画,一起来赏一赏、品一品。(PPT分别出示三位同学的作品) 小结:三位同学画的都是瓶花,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倾向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见到有的图画中物象比较饱满,而有的画面却比较空旷。 2. 猜一猜学习的内容。 师:能猜到今天我们将要学些什么吗?生:画面的大小和位置。 3. 揭示课题:学学构图。
1. 什么是构图?(PPT) 师:在绘画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疏密、虚实等,作一定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更好表达出创作意图,称为构图。 2. 学习几种常见的图画外观构图形式。 (1)以同一图画不同构图为例。 师:在美术课上,当我们翻开作业本,总是会思考一下是横着画呢还是竖着画?专业画家们在作画时同样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冷冰川叔叔画了一幅风景画,横向的构图,我们感到视野很开阔。如果再把画纸变得更狭长些呢?感觉有没有变化? 小结:同样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构图,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意境。 2. 学习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类型。 ①满构图:画面饱满,在儿童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 ②S形构图:这幅是曲线构图,你能找到小朋友和大狮子的行走足迹吗?(请学生找一找) 小结:画面有动感。 ③三角形构图: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幅三角形构图,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斜线构图,你认为是哪种构图呢? 3. 连线选择、巩固知识。 师:有三幅儿童画,仔细观察,它们的构图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视觉感受? 小结:绘画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往往通过外在的视觉作用,对观众的第一眼产生支配作用,引导其视觉的顺序,使观众基本上按照作者构思的线索去浏览画面,明确画面的中心。所以构图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同时,多样化的构图形式一般都遵循一个相同的法则,即疏和密的对比处理。
4. 尝试构图,学以致用。 师:想不想一试身手?老师这有些废旧材料的实物,我们一起用刚才所学的构图知识,把它们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 要求:把废旧材料合理安排在画面中,互相有联系,可以运用一种典型的构图形式。 5. 小结:构图的外在形式和类型是多样化的,但是反映作者创作的思想和情感的内在表达是一致的。 我国古代有位画家被人们称作“马一角”,原因是他在画画时总喜欢取一角之景,其实间接地反映了画家的内心思绪:感慨当时南宋的残山剩水。挪威画家蒙克在他的《呐喊》中也强烈地表达出挣扎绝望的内心情感: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传递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以及竭力想摆脱困境的恐惧感。 作业要求:运用构图知识,有选择地把一些废旧物品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并使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可以略做点评。 可以找找各自作品中的优点,也可以互相提提改进的建议。 构图的成功与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会在构图之时不断地苦心经营、反复斟酌。 (PPT中西构图比较)“之”字构图是中国画常用的构图,山水画中常常运用此法,可以使画面产生曲折,层层递进,表现河山的深邃感和流动感。西方则比较喜欢用射线构图,辐射线的轴心在视觉上自然集中的作用,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村落,展现村野的平远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视觉审美也会逐渐产生变化,构图形式也随之在不断地变化。吴冠中、赵无极等现代画家的作品,构图大胆而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今天,我们对于绘画构图的形式和类型做了一个简要的学习和了解。今后我们在绘画表现或去美术馆参观时,不妨用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许你对构图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 学生观察交流三幅画的观后感,喜欢哪一张?理由是什么?
生:景物离我们更近了。
生:竖构图有纵深感,视线更集中。
学生观察作品
生:……
2-3个学生来连线选择。 生:这幅画里动物们的目光都朝向主角鳄鱼,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这幅画中主体物画的很小,背景空阔,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画面宁静悠远
生摆放物品,以照片的形式,完成构图作品
请1-2个学生来创意练习,其他学生提提修改意见,指出运用了怎样的构图形式。
| 通过三位同学同主题,不同构图作品的展示和比较,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印象,感知相同类型的图画运用了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产生不一般的视觉审美效果。
把同一幅图画,通过画面的不同裁切,观察比较不同形态的构图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以“连一连”的学习形式,适当调节一下课堂学习的气氛和节奏,也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三种典型的构图形式,起到一个巩固知识的作用。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渗透一些构图的法则,使学生对构图知识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以废旧材料为主题,通过“摆一摆”的形式,把构图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运用。这是个小练习,全部学生参与,大屏幕上当场示范可以直观地让大家看到其他同学对构图知识的理解和审美倾向,对下一环节的大练习具有指导性的帮助和借鉴。这个练习也是多向互动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提提自己的建议,老师也很容易发现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可以及时地对下面的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学构图知识不需做太专业化的讲解。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构图的几种典型形式,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多安排在主要的内容上。构图知识比较专业枯燥,需要提炼,挑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内容。但是,时代的变迁、地域的改变也会在画面构图上有明显的表现,因此可以在课堂结尾环节拓展性地介绍,使有兴趣的孩子有机会做深层的学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