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顾澈开课记录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美术创意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研究课活动记录
时 间 | 2月27日 | 地点 |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美术教室1 |
参加人员 | 周文雅、王佳佳、陈冰洁、盛蕾、吴银兰、王淑琼、顾澈 、杨婷 | ||
研究目标 | 废旧材料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 ||
主 持 人 | 王佳佳 | 记录人 | 盛蕾 |
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 问题反馈与改进措施: | ||
研讨后反思及收获 | 反思及收获: 本节课通过介绍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畅游海底世界的同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如何运用废旧材料来表现鱼,是我思考教学的中心。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切入点,我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如何表现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上,并用废旧材料去表现。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陶艺知识基础。学生废旧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各种废旧材料也非常适合来表现海洋生物。为此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海洋中神秘而又争奇斗艳的海洋生物的相关资料,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表现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我从欣赏珊瑚、海葵、水母入手,让学生找出特征,比较异同。教师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直接参与,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避免了海洋生物中只有鱼的单一作业状况。但鱼又是学生最喜欢表现的海洋生物之一,老师趁热打铁,用废旧材料做出出鱼的外形,做出鱼尾、鱼鳍。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课前他们通过浏览网站,查找资料,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因此我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加丰富的海洋生物。 最后,我通过学生的作品欣赏,提升他们对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拓展利用海洋生物的造型为人类服务。 研讨下来总结学生在使用废旧材料时应注重对其材质、特性的深入研究,教师需加强对其引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