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顾澈开课记录

作者:王佳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02-27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美术创意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研究课活动记录

时      间

2月27日

地点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美术教室1

参加人员

周文雅、王佳佳、陈冰洁、盛蕾、吴银兰、王淑琼、顾澈 、杨婷

研究目标

废旧材料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主 持 人

王佳佳

记录人

盛蕾

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问题反馈与改进措施:
学生应熟悉废旧材料特性。
改进措施:在运用废旧材料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多了解废旧材料的材质与特点,根据不同的特性来装饰不同的部位,展现独特的效果。部分学生对废旧材料的使用过于随意,达不到教学效果。

研讨后反思及收获

反思及收获:

本节课通过介绍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畅游海底世界的同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如何运用废旧材料来表现鱼,是我思考教学的中心。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切入点,我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如何表现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上,并用废旧材料去表现。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陶艺知识基础。学生废旧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各种废旧材料也非常适合来表现海洋生物。为此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海洋中神秘而又争奇斗艳的海洋生物的相关资料,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表现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我从欣赏珊瑚、海葵、水母入手,让学生找出特征,比较异同。教师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直接参与,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避免了海洋生物中只有鱼的单一作业状况。但鱼又是学生最喜欢表现的海洋生物之一,老师趁热打铁,用废旧材料做出出鱼的外形,做出鱼尾、鱼鳍。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课前他们通过浏览网站,查找资料,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因此我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加丰富的海洋生物。

最后,我通过学生的作品欣赏,提升他们对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拓展利用海洋生物的造型为人类服务。

研讨下来总结学生在使用废旧材料时应注重对其材质、特性的深入研究,教师需加强对其引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活动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