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画校本课程讲义

作者:王慧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09-02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校本课程讲义

 

 

 

 

 

 

 

课程名称: 儿童线描画》 

 

 

执教老师: 王慧娟  

 

 

上课地点: 教室

 

 

 

 

 

目  录

 

1.  课程纲要

 

 

2.  点名表

 

 

3.  讲义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线描画的工具和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掌握线条的艺术。

 2、熟悉线描的工具和资料。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新授

1、      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描画是指单纯用线条画成的画。

2、      在儿童绘画中,线描画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表示的绘画形式。

3、      线描画的工具

记号笔、签字笔以和一些能在纸上划出印痕的工具。粗细不同的绘画工具更能增加线描画的画面效果,如用白色或金银色笔在深色纸上作画;

用刮刀在刮蜡纸上刮出印痕等。

4、线描画的资料 任何纸张,如打印纸、卡纸、色纸、刮蜡纸、吹塑纸等。甚至可以是地面。

5、线描画的表示方法

 线描画从点到线的千变万化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面。假如我们把没有涂色的局部称为白,涂满颜色的局部称为黑,那么线描画即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灰。各种各样的点和线构成的面,会出现出丰富的、深浅不时变化的灰色。  

三 图片欣赏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线形

教学目标:

 1、了解线形、理解线形

 2、能画出同同线形体鲜明的线描画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 新授

1 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描画是指单纯用线条画成的画。在儿童绘画中,线描画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表示的绘画形式。

2 直线的变化 直线——有规则排列中的变化   直横交叉的线条——方格排列中的变化 间隔不同的画面出现不同的装饰效果 加入波浪型线条使画面更加活泼 不规则线条赋予有节奏感  

3形是人眼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外部的形状,人们称它为视觉形象。从造型范围来说,形就是物象的造型特征。   如圆球是圆的,桌子是方的,再进一步,圆是如何圆,是大圆、中圆还是小圆椭圆;方是正方、长方还是扁方等。

三 图片欣赏

四 同学作业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构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构图的一种方法。

2、运用学到的构图知识画一幅线描。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学到的构图知识画一幅线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 新授

 构图是画面整体的构成,就是怎样把写生对象布置在画面上。

构图的画幅有大小、方圆、横直、繁简等基本形式的变化,

从主体内容的布局来分,构图又可分为圆形、S形、梯形、丁子形、三角形等。  

三 图片欣赏

四 同学作业 临摹书上作品 或运用学到的构图知识画一幅线描。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课题:头像
  【教学目的】
      1.观察和了解头部的基本特征。
      2.造型目的:学习用线描画头像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及方法】
      1.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人的一切都反映在脸上。观察和表现头部的特征很重要。观察头部特征首先看骨骼特征,古人用字形比喻不同的脸型:方脸为国字,上大下小为甲字,上小下大为由字,两头尖的脸为申字。其次要看五官的距离和五官的特征。
      2.用线描画面部特征需要看清许多细节,如眉毛生长的顺序,瞳仁里面的变化,头发梳的形状等。
      3.处理好线的疏密关系,把形里太空白的部分加些短线,如嘴唇上的皱纹,耳屏前加些短发等。
  【教学要点】
      1.用四开纸画大的头像,便于描画细节。
      2.不要过于强调画对五官的比例,要求注意表现形象特征和神情,尽量要把人画像。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课题:脸谱
  【教学目的】
      1.学习民间传统艺术,了解脸谱艺术的创作规律。
      2.造型目的:提高装饰设计能力,创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学习运用黑白关系塑造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及方法】
      1.欣赏脸谱艺术。
      讨论:
      .见过什么样的脸谱?脸谱是做什么用的?(脸谱是传统戏曲演员化装的一种程式。用色彩在脸上勾画图案纹样,以突出人物性格。如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粗直,白色表示奸诈等。除脸谱外,人物造型还需戴各种盔头、翎子、髯口等)
      .说说看国中脸谱的感受。表现了什么人物。
      2.造型游戏。体会如何围绕五官进行造型变化。如一双眼的表现,一只眼只画瞳孔,周围用白衬托,另一只有上下眼睑,周围用点和线组成灰面,衬出眼白,依此可以自由用点和线扫}列,不拘泥具体形,画起来既轻松又好玩。
      3.设计脸谱。请考虑设计一个山寨头领的形象。表现威武、凶恶……
  【教学要点】
      1.鼓励创造新形象,避免模仿旧的程式。
      2.绘制不要求规则、合理。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太阳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线条:直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装饰太阳光芒。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良好的握笔姿势和绘画习惯。

 

 

 

 

 

 

 

教学准备:

1.太阳的挂图一幅,太阳的范画。

2.每人一支彩水笔和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2.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忆太阳的模样。

3.出示范画,讨论太阳的样子。

4.出示其他学生太阳范画,讨论太阳的光芒变化。

5.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线条。(直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

6.交代作画要求,学生作画。

(1)画一个大圆形在中间,要求画得大。

(2)给“太阳”添各种头发。

(3)要求添满“太阳”四周。

(4)选一支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彩水笔。

7.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人物

教学目标:

 1、注重人物的比例

2、学会画人物的头像 教学重点难点; 注重人物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 新授

 书中的图注意到了人物面部的特征,形象生动、线条肯定,很好的反映了人物的精神状态。  

步骤:

 1 先画头发、眉毛。画时注意毛发生长的方向。再画眼睛,要注意眼睛的形状,重点刻画人物的眼神。 2 接着画鼻子、嘴巴,添画出面部的皱纹,反映老人的特征。

3 画出颈部,加上颈部的皱纹。

 三 图欣赏 要注意人物的大小、位置和大小比例关系,从头部画起,细致刻画。

 四 同学作业 可临摹书中的作品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动物

 教学目标:

1、要抓住动物的瞬间动态。

 2、可以画一些动物的标本,从而深刻了解动物的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深刻了解动物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 新授  

儿童画动物线描要抓住动物的瞬间动态,除要掌握下笔肯定、运笔爽快、线条流畅等项之外,更需要理解动物神情。  

三 图欣赏   要注意动物的大小、位置和大小比例关系,从头部画起,细致刻画,动物头骨的结构和深浅变化。 四 同学作业 可临摹书中的作品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植物

  教学目标:

1、观察家里的各种植物

 2、注意叶的细节的描绘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叶的细节的描绘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 新授  

各种不同的植物形状都不一样,各有自身的特点。

如画上这盘绿叶植物,运用点、线、面的繁简对比表示,不只要画出枝叶上的具体细节,还要抓住植物外形的大感觉,枝干、叶片的线条要具备自然美的特征。

三 图欣赏  

四 同学作业   可临摹书中的作品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风景

教学目标:

1、注意画面的取舍,要突出主体。

2、能够用线条表示出黑、白、灰。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用线条表示出黑、白、灰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 新授   风景写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取舍。自然中的景物虽然很美,但又十分繁杂。因而,要大胆舍去那些零散、杂乱的景物,使自身想要表示的主体更加突出。

三 图欣赏  

四 同学作业   通过风景的感受,用线的长短、曲直、粗细、强弱和快慢等形态来表示。

五临摹书中的作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