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课程纲要
《儿童画》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儿童画 | 设计者 | 翟金铭 | ||
适用 年级 | 一年级 | 总课时 | 16课时 | 课程 类型 | 绘画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儿童画是开启幼儿心灵的一把有益的钥匙,是儿童步入绘画领域的启蒙阶段。孩子们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认识世界的懵懂感受。画画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某种阶段,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很有益处,不要以为儿童长大后不见得就能成为画家,小时候画画便是多此一举。当儿童画画的时候,他的大脑和手无疑都受到了锻炼,绘画对他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及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学校的老师都反映,爱绘画的学生,一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逻辑性强,他们不光画画好,其他功课也好,尤其语文表达能力比其他学生好。同时,通过绘画学习与创作的艰苦过程,锻炼了儿童的意志,增强了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低年级儿童的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儿童又喜欢用鲜艳色彩涂抹,同时他们又是天生的想象家,他们的想象超出成人,学习儿童画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儿童绘画在促进儿童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诸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训练儿童了解美、热爱美,进而创造美的最主要的手段。儿童美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浸透着成年人意想不到的美妙和趣味。天真、大胆、夸张、率真,儿童在绘画时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的阻碍,形成了儿童画独有的稚拙、梦幻甚至是荒诞的意味。这些特点直接的体现了儿童的思维与内心世界。
| ||||
课程 目标
|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美术式的思维教育,积极的五感体验。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五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2、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打破平面作画的限制。以果汁、蔬菜、废旧吸管,纽扣还有生活中很多常见的废旧材料作为美术材料!比如用废旧牙刷和小手小嘴当画笔,改变平面作画的限制,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等等。 3、快乐的游戏化课程,循序渐进启发创造力。课程采用美术游戏活动形式,在老师对主题材料的启发引导下,自由涂鸦、自由表达创意。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课时1:分享课程纲要,介绍所需要的材料。 课时2:《漂亮的鱼》,欣赏各式各样鱼的图片,了解鱼的形状,结构。 课时3:《美丽的花》,欣赏常见的花的图片,了解花的造型及组成部分。准备各种材料,探究制作花朵的各种方法并制作。 课时4、5:《大公鸡》,欣赏各种图片,了解公鸡的外形,羽毛进行创作。 课时6:《喜欢的人水果》,了解水果种类,认识不同水果造型、颜色、特征,结构。 课时7:《我的生日》,欣赏蛋糕图片,讨论生日愿望,把自己愿望的生日画出来。 课时8:《我喜欢的玩具》欣赏短片并绘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课时9:《我们都会做家务》,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体验各种家务活动,课上分享心得,并把自己感兴趣的画出来。 课时10:《游太空》,介绍新的工具、颜料、画笔···欣赏太空图片。 课时11:《各种各样的汽车》,1、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设计汽车造型。 课时12:《热气球》教师展示图片,欣赏短视频,引导如何绘制。 课时13:《冬天什么样》,随着天气渐渐转凉,讨论冬天特征,并欣赏冬景,绘制你眼中的冬天。 课时14:《有趣的鞋》欣赏各种鞋子的图片,了解鞋的造型及组成部分。准备各种材料,运用卡纸及废旧材料完成制作。 课时15、《我的梦》讨论你认为最有意思的梦,并欣赏同龄孩子的作品。 课时16、学期测验,命题创作。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1、对学生的评价分别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考评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综合评定”两步:平时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提问检测、作业情况、个体创作;期末综合评定内容为,美术知识考核、命题创作等。 2、考评按照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其中,自评权重为20%,互评权重为30%,指导教师评价权重为50%。 3、学生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4、《儿童画》学习评价表 l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