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纲要

作者:施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8-09-01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第学期

校本课程讲义

 

 

 

 

 

 

 

课程名称:    美食文化    

 

 

执教老师:            

 

 

上课地点:     1     

 

 

 

 

 

 

1、 课程纲要

 

 

2、 点名表

 

 

3、 讲义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美食与文化

撰写老师

 

每周

1课时

适用

年级

年级

1、了解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和特色美食,拓展课外知识和视野;

2、通过对饮食的深入研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世界其他国 家地区的美食,体会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多样性;  

3、与生物学科合作,将营养学的内容加入其中,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美食,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  

本门课程旨在通过对我国和世界各地美食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到饮食不仅是单纯的生活环节,还有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隐藏其中。

本课程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即我国各地区的特色美食,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美食,以及美食与营养学。我国各地区的美食大致包括以下内容:北京、四川、湖南、西北、广东、各地小吃;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分为:日本(便当、寿司、拉面)、韩国(泡菜、石锅、烤肉)、法国(甜点、法国菜)、印度(咖喱)等。

《美食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编排上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初级阶段:

(1)、理论知识:从学生日常实际的饮食为切入点,学习了解日常食品的基本营养、讲解基本的营养均衡饮食。

(2)、实操技能:介绍学生日常食品的快捷简单制作方法。

(学生运用日常的瓜果、豆类、奶等实际搭配制作美味营养的早餐或者新鲜果汁等)

2、中级阶段:

(1)、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通过中西方美食历史学习,体现中国悠久的美食历史。

第二部分:通过介绍中国美食文化、导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美食菜系。

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大江南北的民间名小吃以及渊源历史和发源地。

(2)、实操技能: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拼盘基本技能和色彩搭配。

(学生使用蔬菜、瓜果等基本材料进行实际搭配制作操作 )

3、高级阶段:

(1)、理论知识:通过实例讲解,了解日常饮食的健康美食与不良饮食对人身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

(2)、实操技能:学生制定健康美食菜单,实际说明各自美食菜单的特点

4、课程重点:

(1)、学习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

(2)、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美食制作。

5、课程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制定科学营养美食食谱。

(2)、能够清晰的说明中外美食的特点和渊源。

6、课程实施方法:分别以日常饮食和中国美食两个主线,使学生了解科学健康饮食,以及中国悠久的美食文化和历史。

教学方式:教师讲解,运用多媒体资料,将自己日常积累的素材进行整合展示,为学生的展示作出示范;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学生通过理论常识的学习,推动科学健康的美食氛围。通过亲手实际动手制作美味饮品、形形色色拼盘、以及制定个人健康美味食谱等基础应用上,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健康美食的生活习惯,并能够做到对家人和周围人群的饮食进行基本的评论。

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评价要求:

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

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

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

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

评价方法:

本门课程的评价分为三部分,即课堂表现成绩、作业成绩。

课堂表现包括考勤、课堂纪律、回答问题

作业完成分包括:   

1、美味美食评价(美味效果评价)

通过实际制作,对美味制作的效果进行评价

2、色彩美食评价(色彩效果评价)

通过实际操作,对美食色彩的搭配组合效果评价

3、营养美食评价(理论掌握评价)

通过健康美食食谱的制定,对理论学习的掌握评价

4、家庭美食评价(亲情协作评价)

通过与家人共同完成的美味制作,对亲情协作及理论应用评价.

课时

具体内容安排

1

了解美食文化的意义及本学期学习内容安排

2

饮食礼仪

3

四川地区的特色美食

4

北京地区的特色美食

5

湖南地区的特色美食

6

西北地区的特色美食

7

广东地区的特色美食

8

 各地的特色小吃

9

日本饮食的“国粹”——寿司

10

日本特色便当和拉面文化

11

泡菜之国

12

蜗牛?松露?法国菜?

13

法国的著名甜点

14

南亚地区的咖喱

15

美食与营养学

16

结业展示

《美食文化》 课程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陶韬

1

林杰安

1

张成洋

1

顾凯

1

倪子皓

2

李丹妮

2

王菲菲

2

宗倩

2

殷欣玥

2

胡乐

3

黄启梦

3

王艳

3

沈思源

3

顾苏楠

3

包语竹

4

葛樱子

4

苏昱

4

李宇苗

4

成佳文

4

陈秀清

5

赵莺怡

5

张甜

5

吴斯曦

5

陈鑫悦

5

陈纪豪

5

林涛

6

雷雨林

6

覃泽凯

6

周志辉

6

吴俊涛

6

赵扬

7

朱文杰

7

郑浩

7

王兴涛

7

余月康

8

张名宣

8

乔紫宣

8

李心怡

8

景怡娜

8

吕磊

9

鲁家威

9

查仲瑶

9

樊陶妮

9

李田烨

9

王慧

10

李琪

10

龚向杰

10

薛成

10

周雨馨

10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选修食文化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什么中国会有南甜北咸、南米北面、东酸西辣的说法?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特色名吃是什么?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和营养?你想知道答案么?那么来学习美食文化吧。

二、合作讨论:了解食文化的意义。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民以食为天,从中透出饮食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独特有趣的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什么节庆日中国人喜好吃鱼?为什么南方过端午节吃十二红?做好一盘菜旁边雕刻萝卜花干嘛?

饮食的背后有文化的因素。

中国饮食文化寄予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伦理概念、艺术理想,让我们关注中国饮食文化,开拓视野,丰富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三、师生商定学习内容

选修这门课程你最想学习哪些内容?

1 本学期学习内容: 北京地区的特色美食

北京地区的特色小吃

四川地区的特色美食

湖南地区的特色美食

西北地区的特色美食

广东地区的特色美食

各地的特色小吃  

日本饮食的“国粹”——寿司

日本特色便当和拉面文化

泡菜之国

 蜗牛?松露?法国菜?  

法国的著名甜点

南亚地区的咖喱

美食与营养学

(2)学生想学的内容

选修这门课程你还想学习哪些内容?

 

----------------------------------------------------------------------------------------------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提高餐饮礼仪的水平

 

 

 

 

 

 

 

在现代社会,餐饮不仅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人们结识新朋友、络老朋友、发展友谊的重要交际方式。在餐桌上,人们一般都比较放松自己,平时的不良习惯往往暴露无遗。因此,餐饮礼仪有助于你展示良好的仪态和优雅的风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学餐饮礼仪。

无论中餐西餐,餐具使用是否得当,都能体现一个人的礼仪修养。筷子是中国人普遍使用的餐具,使用筷子就有许多礼仪要求,你们知道吗?师生总结:用筷禁忌 ——“迷筷”、“移筷”、“舔筷”、“吮筷”、“满筷”、“滴筷”、“点筷”“剔筷”。

俗话说“吃要有吃相”,无论中餐还是西餐,吃东西都要雅观,要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我们多数同学的午餐都是在学校里用的,学校对学生午餐也有相关的要求,你觉得在餐桌前应注意哪些礼仪?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出示资料:

中国传统就餐礼仪

  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吃饭时要精神集中,有些小同学在吃饭时看电视或看书报,这是不良的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

 

作业:搜集整理健康饮食俗语

 

 

 

 

 

 

 

 

 

 

 

 

 

 

 

 

校本课程讲义

教学

目标

中国传统美食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2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3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5食医结合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