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绘本阅读 | 设计者 | 包红玲(薛家中心小学) | ||
适用 年级 | 二年级 | 总课时 | 17课时 | 课程 类型 | 阅读类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绘本的特质决定其教学,不仅仅让儿童学会阅读,更让儿童学会观察、想像、推理;不仅仅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认知,更是引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凭借各自对绘本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体验和想像,做出种种猜想推测。在这里,孩子的推理也许与故事不谋而合,也许相差悬殊,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发现,去思考,去表达。更可以让孩子在同一绘本中,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图意,使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第一学段)学生提出:通过“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根据课标的学段要求,我们确立“绘本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拓展课程,企图努力“以儿童为本位,从培植儿童的阅读兴趣入手,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并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作为课程选择的宗旨。 | ||||
课程 目标
| 1、根据绘本适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2、发挥绘本阅读对儿童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激活、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健全等方面的作用。 3、初步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孩子文学鉴赏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1、《猜猜我有多爱你》一课时 2、《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一课时 3、《温情的狮子》一课时 4、《树逃走了》一课时 5、《爷爷一定有办法》一课时 6、《我爸爸》一课时 7、《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一课时 8、《不要再笑了,裘裘》一课时 9、《我妈妈》一课时 10、《你真好》一课时 11、《糟糕的头发》一课时 12、《糟糕的头发》两课时 13、《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一课时 14、《不一样的卡梅拉》一课时 15、《我能打败怪兽》一课时 16、《大卫,不可以》一课时 17、《小猪闹闹》一课时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外墙、黑板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既重视教师的评价,也关注同学的评价;既重视家长的评价,更关注学生自己的评价。增加评价的交互性,使其成为教师组织下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样的评价全面、科学、客观,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绘本阅读。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