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课程纲要
手工课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手工课程 | 设计者 | 李文婷 | ||
适用 年级 | 一年级 | 总课时 | 16课时 | 课程 类型 | 手工艺术类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在幼儿园有了基本的手工制作能力,在很多的手工制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该课程的设立不仅能让学生更接近中国文化,能增加学生爱国主义的意识;而且给一部分有这样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赶快来吧,加入手工世界,走进奇妙的创作天地。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在小学阶段,学生喜欢做手工制作,创意手工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会非常乐意参与,手工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不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单调无趣,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手工制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小制作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贴画、布艺等,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及制作。 例如:手工制作中的剪纸艺术,剪纸教学是最基础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创意手工民间传统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并付诸手工制作,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同时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审美与实用结合的造型艺术,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 ||||
课程 目标
|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1、教学生学会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 2、在第二学期的学习中,培养儿童较熟练地自己选择、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并能尝试使用各种新的工具与材料。 3、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材料、多种形象组合成整体作品,表现简单的情节,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 4、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各种有使用价值的作品。 5、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在作品展示与鉴赏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体会手工艺术的魅力。 6、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第二学期本课程分为刮画、超轻黏土、手工书、废物利用四个部分,按五个单元展开,共16课时。 课时1:分享课程纲要。 课程单元序号教学内容课题课时单元一 刮画1星空(星星、月亮等)1 2植物(樱花、梅花等)1 3建筑(房子、塔、桥)1 4人物(父母、朋友等)1单元二 超轻黏土5黏土(蔬菜:胡萝卜、南瓜等)1 6黏土(动漫人物:海绵宝宝)1 7黏土(动物:熊猫)1单元三 手工书8课外读物作品2 9自由创作2单元四 废物利用10巧用废旧文具2 11巧用衣物2单元五 作品展示12选择一种手工方法制作一个作品进行展示1
依据第一学期对手工课程的基本实施,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较复杂的手工方式,第二学期的课程教学更注重一些作品的细腻性。本学期将培养孩子刮画、超轻黏土、手工书、废物利用这四个部分的能力。 (1)刮画,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满怀激情地去体验和创作,在这一系列的美术活动中,学生懂得和掌握刮画的新技法,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的心理得到了舒展并健康发展。 (2)超轻粘土,该课程有效增强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手工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孩子喜爱。通过泥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孩子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孩子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上学期学期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这学期在此基础上我还结合孩子爱模仿的特点精心设计此课,涉及到了蔬菜、动漫人和动物等。 (3)手工书,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 (4)废物利用,该课程是找一些简单的物品让学生注意观察,寻找相同颜色制作物品。旧物改造课程,老师先让同学们回家收集废旧的物品,例如旧衣服、旧报纸、易拉罐等等,将收集的废旧物品带到教室,然后同一类型材料的分为一组,也可以个人为单位,组合一起合作完成一个旧物改造的工艺品。完成后在班上展示,让同学们选出最喜欢的作品,对最受欢迎的作品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去创新,养成环保意识,将废弃的物品变为有用的物品。 整个课程的最后考核是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合作完成作品,这个作品可以自由发挥,第一期的主题是刮画,所以发挥孩子的天性,加上自己的观察,制作相关内容。下课前每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想法。课外还要布置一个作业,自己回家做一个手工作品,下节课展示。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三种评分形式,评出三个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l 本课程最后成绩以甲、乙、丙三个等级公示并记录。 l 评价依据:相关知识;过程表现;手工作品。各部分评价要点如下: 1.相关知识评价要点:至少能说出3个手工方法,能够知道自己制作物品的方式,并且能在考核过程中清晰地阐述自己的作品。 2.过程表现评价要点:见下表。满分40分,折算成20分计入总分。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表 请你结合自己的表现,在下列各项中填上最适合你自己表现的等级,表现等级分5、4、3、2、1共五档,“5”代表最好的一档,“1”代表最差的一档。 题号题项等级1我对手工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2我很好地完成了手工课程的介绍 3我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我经常在课外与其他人讨论有关手工制作的事 5我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至少三种手工制作方法 6我比较规范地经历了手工制作的整个过程 7我对自己的手工作品比较满意 8我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作品3.手工作品评价要点:有表现主题,作品构思体现主题且新颖;可分为三等:60分;50分;40分。 创意手工课课程综合评分表 l 成绩来源:91-100分为甲等;81-90分为乙等;80分及以下为丙等。 评价者:相关知识与手工作品由教师评;过程表现由学生互评。 相关知识(20%,师评)过程表现(20%,互评)手工作品(60%,师评)构思新颖(30%)设计比例(30%)l l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备 注 | 以上课程涉及工具操作和校外活动,需要注意课前的指导、联系和学生的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