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校本纲要
《儿童画》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儿童画 | 设计者 | 曹灵艳(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 ||
适用 年级 | 一年级 | 总课时 | 16课时 | 课程 类型 | 创意美术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儿童画是指在孩童时期,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观察后,在一个主题下通过想像力并经过自由发挥,采用涂鸦、粘贴等方式绘制出来的作品。儿童绘画的界定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纯粹意义上的没有经过老师指导的完全出自儿童之手的图画;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前面的基础上保持绘画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绘画作品。而创意美术是在儿童画基础上加入材料,使画面更加有趣。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儿童绘画在实质上反映的是儿童认知的过程,随着语言能力和思想认识的提高,儿童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通过画画这一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就是兴趣的表现。也就是说儿童绘画的实质是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兴趣是儿童绘画的内在动力。也可以说,儿童绘画的实质是儿童的自我表现,是儿童的一种游戏,儿童把绘画作为他们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在于启迪儿童的心智和情感,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以说,当儿童有了表现自身生活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绘画。 | ||||
课程 目标
|
本课程学习之后,相信你能够: 1.能够熟练的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画面,使画面形式上更加的丰富。 2.熟练的运用不同的材料使画面更加的完整,使画面更加有趣多彩。 3.对自己的画有很好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到画面中。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本课程按四个单元展开。
课时1:分享课程纲要。 单元一 形 课时2-3:《小兔子吃萝卜》,运用线来将兔子吃萝卜的场景描绘出来(主要是画形,用麻线来构图等)。 课时4-5:《大熊猫》,通过观察熊猫外形,用黑色白色麻线来塑造。
单元二 色彩 课时6-7:《服装设计师》,通过观察自己的上衣,画出形状后,用细线来装饰衣服,部分地方加入颜色。 课时8:《我的小植物》,通过学生交流,图片欣赏,让他们打破常规思维,不同形状植物的对比,让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可以适当的加入棉花,给棉花上色,让棉花融入到画面中。 课时9:《回到侏罗纪》,欣赏各种不同恐龙,分析他们的不同,思考可以用到的材料,在哪里加入色彩等。 课时10:《候鸟》,观看小鸟飞翔视频等不同行为,让他们了解小鸟习性,最后画出小鸟生活(加入材料)。
单元三 综合材料运用 课时11-12:《青花瓷》,学生交流青花瓷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第一节课主要是画形上色,第二节课使用棉花,麻绳等装饰。 课时13-14:《夏天》,描述夏天你看到的场面,你会穿什么样子的衣服等,交流后将你描述的内容加入在画面中,加入你所准备的材料。
单元四 自由创作 课时15:工具不限完成《我的家》的作品。 课时16:回顾课程,总结自己的绘画。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l 本课程最后成绩以优、良、合格三个等级公示并记录。 l 评价依据:相关知识;过程表现;儿童画作品。各部分评价要点如下: 1.相关知识评价要点:至少完成相对完整的作品,能介绍出自己作品的意义。 2.过程表现评价要点:见下表。满分40分,折算成20分计入总分。
3.儿童画作品评价要点:有表现主题,上色大胆,有自己的思想,作品构思体现主题且新颖。可分为三等:60分(如图1);50分(如图2);40分(如图3)
l 成绩来源:91-100分为优秀;81-90分为良好;80分及以下为合格。 | ||||
备 注 | 以上课程涉及工具,需要自己准备,上课中注意学生的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