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羽球》课程纲要
《旋风羽球》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旋风羽球 | 设计者 | 陈旭 | ||
适用 年级 | 二年级 | 总课时 | 18课时 | 课程 类型 | 运动技能类 |
课程简介 |
羽毛球教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该项目的教学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到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不一样,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模仿教学法,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骨干作用。从而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羽毛球项目的技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羽毛球课程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羽毛球运动的理论、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水平和专项运动素质;了解羽毛球项目的锻炼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组织羽毛球竞赛,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
| ||||
背景 分析 |
羽毛球是一项具有较大且可调的运动强度,较为灵活的运动技巧和竞赛战术,较容易掌握的动作要领,无对抗性,高安全性的运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尤其是近几年,国家羽毛球健将们通过羽毛球运动为国争光,将中华文明传向世界,羽毛球几乎成为继“国球”之后具有最大的爱好广泛度和关注度另一大运动。 羽毛球运动场地空间小,硬件要求相对而言较简便,并且锻炼身体的效果很好。通过羽毛球运动的学习和锻炼,理解羽毛球这项运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了解基本的运动。 众所周知,羽毛球运动是当前大众体育活动中很热门的一项运动,老少皆宜。但大家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技术动作的要求,本课正是结合这一问题和我校的特点来安排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掌握一项终身锻炼身体的技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应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为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示范法和骨干学生等方法。规则,有利于提高羽毛球运动的技术与技能。
| ||||
课程 目标 |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基本掌握正手发高远球,正手击高远球知识,了解羽毛球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体育,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使学生能感受学以致用、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过程,从而养成学生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 | 本课程按四个单元展开: 认识羽毛球→学习基础技术→学习步法→评价、比赛与鉴赏
单元一:认识羽毛球 课时1:认识羽毛球运动:观看羽毛球科普视频;介绍羽毛球场地与器材:羽毛球场地总述;单打线与发球接发球区域;羽毛球球网高度及尺寸;羽毛球介绍;羽毛球球拍介绍;羽毛球附件介绍;介绍羽毛球比赛形式及规则简章;羽毛球难度动作欣赏:跳杀、鱼跃救球、劈对角、双打配合、连续杀球接杀球等。
单元二:学习基础技术 课时2:复习正手、反手握拍技术;球性练习 课时3:球性练习 课时4: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1) 课时5:复习击高远球、头顶击高远球技术(1) 课时6:复习击高远球、头顶击高远球技术(2) 课时7:复习击高远球、头顶击高远球技术(3) 课时8:复习正手、反手发网前球技术 课时9:学习正手、反手网前挑球技术 课时10:复习正手、反手网前挑球技术 课时11:技术复习
单元三:学习步法 课时12:学习步法: 垫步、交叉步、小碎步、并步; 课时13:复习步法
单元四:评价、比赛与鉴赏 课时14: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课时15:评价欣赏课:、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素质; 课时16:素质测试:握力测试、50米跑、快速往返跑、一分钟并脚跳短绳;专项技术测试: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 课时17:教学比赛 课时18:教学比赛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考评按照考勤20分,课堂表现20分,以及技能学习情况60分总分100分,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四级,80分以上为优秀,70-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