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课程纲要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古诗赏析 | 撰写老师 | 唐静亚 | 课 时 | 16课时 | 适用 年级 | 二年级 | |
开 发 背 景(教师资源、 学生需求) |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班将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享受阅读的乐趣。
| |||||||
课程
目标 | 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句。喜爱古诗,能自觉朗读、背诵古诗,达到琅琅上口。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诗。 6、积累大量的古诗。 | |||||||
教学评价(原则与方式)
| 1、评价原则: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并获感悟和体验。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喜爱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2、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2)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实践活动的评价相结合。 (3)以定性评价为主。 | |||||||
提供对应教学的古诗欣赏等书籍资料 | ||||||||
课时 | 具体内容安排 | |||||||
1 | 第一章可爱的小虫《蜂》 | |||||||
2 | 第一章可爱的小虫《蝉》 | |||||||
3 | 第二章 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山居秋暝》 | |||||||
4 | 第二章 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望月怀远》 | |||||||
5 | 第二章 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西江月》》 | |||||||
6 | 第二章 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菊花》 | |||||||
7 | 第二章 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山行》 | |||||||
8 | 第二章 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望月怀远》 | |||||||
9 | 第三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小至》 | |||||||
10 | 第三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赠范晔》 | |||||||
11 | 第三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夜雪》 | |||||||
12 | 第三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江雪》 | |||||||
13 | 第三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小至》 | |||||||
14 | 第三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咏梅》 | |||||||
15 | 第三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早梅》 | |||||||
16 | 复习 | |||||||
17 | 考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