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钩针课程纲要

作者:贺维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09-29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七彩钩针

撰写老师

贺维娜

16

适用

年级

五年级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会使用基本的手工编制工具(钩针),钩织简单的小作品。

3、通过编织手工作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4、通过编织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5、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自理能力。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7、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8、在和同学的相互学习中,提高与人友好沟通合作的能力

9、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钩针”是一种简单、随意的编织方法,从来没有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在进行钩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困难,如:不能熟练使用针;手指僵硬不灵活等。

其实在钩针这一手编过程中,手既是工具,又是模板,具有双重作用,针法的多样化,会使得学生越编越有乐趣。前期的针法较为容易,学生一学就会,一会儿就可勾成一个小辫。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们相对来说有些难度的针法,帮助学生勾成心形、花朵等样式,随着针法的熟练及各种花样的学习,学生积极性会大大提高,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已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一些编织的方法,提高了手的灵活程度。 

本学期的钩针课程将重点放在针法基础上,着重在起针、短针、长针上。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简单的针法自己设计图案,进行钩针创作。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他们在“做”中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实。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做”形成的,他们的兴趣、动机的形成,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做”进行的。  

编织既是一种手工劳动,又是一种休闲方式,既能得到劳动果实,又能促进身心健康。本学期,希望用钩针这一工具,在色彩多样的花式材料的配合下,通过孩子们灵巧双手的劳动,构编出属于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因此在钩针教学中将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学生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造性思维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他们完全靠自己创造出一些东西更令其满足,而这些创造能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用具等,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学生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制作中的问题,使他们在动手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充分发挥创造潜力。 

(二)层次性原则 

1、活动指导要有层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或不示范、选取相应的材料、引发想象、鼓励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指导,促成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感,培养学生继续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和不断进行创造。 

2、创造力评价要有层次,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真正激发每位学生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创造力得以培养、发展,把每位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所以,要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客观地依据学生的原有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三)启发性原则 

1、丰富的语言描述诱发想象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形象地反映出语言具有使内在的思维外显的功能。研究中以丰富的语词描述,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为学生创造性思维作铺垫。引导学生将内化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创造思路。同时,让外显的语言促进内在思维发展。 

2、恰当的问题情境诱发探索创造 

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指外部问题与学生内部知识经验条件的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势的情境。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不是降低认识水平的安排,而是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散难点,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一、评价理念: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学习过程的评价:

1、学生自评: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做到认真倾听;

2、学生互评:能否主动关心帮助其他同学,根据老师的指示完成目标;

3、教师评价: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校本课程学生评价表

姓名:                          内容:                 年   月   日

评价标准自评☆☆☆☆☆组评☆☆☆☆☆师评☆☆☆☆☆总评☆☆☆☆☆遵守纪律    认真倾听    积极参与    成果展示    

 

课时

具体内容安排

1

钩针介绍及分组

2

起针  小辫丝

3

短针

4

长针

5

加针

6

减针或并针

7

编织心形图案

8

制作简易围巾

9

学会制作简易的花形图案(一)

10

学会制作简易的花形图案(二)

11

圆形图案

12

圆形收纳盒(一)

13

圆形收纳盒(二)

14

杯垫(一)

15

杯垫(二)

16

成果展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