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校本》纲要

作者:曹植晟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8-12-13

合唱社团纲要

一、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合唱,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亲身参与合唱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繁荣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对各不相同的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合唱训练的同学,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达到“合”的境界。同时在歌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振奋同学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友谊。

(三)、通过学习合唱,学生能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生对象

热爱合唱艺术,具有一定的音准节奏,嗓音甜美的学生进行训练.学生人数大概50人。

三、  课程实施时间:(约18课时)

四、  教学内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其中还包括了声音训练、音准、节奏、听音等多种因素。

难点:掌握科学发声技巧即歌唱技巧的(或称发声方法)与合唱技巧(或称合唱与指挥的配合)为主的基本训练。

课程安排:

(一)、介绍合唱,欣赏合唱

(二)、指挥的训练

(三)、合唱队的组成、合唱的声音训练。好的合唱音质是来源于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兴奋的歌唱状态和打开喉咙,放松下巴,张开两指大的口形,抬高软腭,以半打哈气的状态进行发声。具体做法:1、起声训练;2、高位置训练;3、头腔共鸣训练;4、扩展音域训练;5、流畅性训练;6、顿音训练;7、连音训练;8、和弦听唱训练等。

合唱的音准训练。主要的唱音法要领为:1、大音程的唱音要向上行的大音程扩大,把第二个尽量唱高;2、小音程的唱音法要向小音程方面缩小。

 (四)、合唱的音准、节奏的训练。其中包括三个具体条件:“音色”、“音量”、“音准”。主要训练进行为:1、有控制的歌唱;2、恰当处理合唱的层次关系;3、培养学生合唱意识的形成;4、经常做无伴奏的合唱练习等。

  (五)、合唱歌曲选材。歌唱《送别》《春夏秋冬》。它首先每一个字必须有好的气息支持和共鸣位置的状态进行,要细致的加以处理,不然会唱的含混不清。

 (六)、合唱歌曲的选材。要求旋律的流畅性和和声的简洁性。

实施建议:每一个学期都将给学生多次艺术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其展示自我的才能,让学生能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