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研究课教案

作者:王佳佳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8-09-11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美术创意能力的实践研究》

 题 研 究 教 案

学校:新桥实验小学

年级:二年级

班级:二(5)

研讨人数:9

学科:美术

课题:自然现象

教师:陈冰洁

研讨日期:2018.09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现象及运用各种工具材料来表现自然之美的方法,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方法,体验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表现自然现象的探索过程,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表现自然现象的活动乐趣,激发美术学习兴趣,增进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研究目标

教材分析

 自然现象种类繁多,成因复杂。或静或动,或令人心旷神怡,或让人心潮澎湃,或叫人胆战心惊,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常令孩子兴致盎然,探索不止。教学中教师应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美所呈现的不同方式,强调绘画元素的运用和处理,并让学生从中学习将生活美转化为艺术美的方法。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表现一些静态或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彩虹、雨雪等,但对于一些动态的、罕见的自然现象,如龙卷风、海啸、流星雨,往往还无从入手。如何恰当运用点、线、面、色块来表现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对于低年级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只要教师引领得当,利用自然现象带给孩子们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便能转化为强烈的绘画兴趣和动人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第 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策略

 一.活动导入,设疑激趣

 

1.教师表演一个魔术(用一根长铁丝绕出龙卷风的造型)

同学们,你们看我变成了什么?我是用什么方法变出来的?

小结:龙卷风的威力十分强大,可以把树木、汽车、房子和水、动物等很多东西卷上天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现象。

学生观察魔术,猜测自然现象,方法:卷

以魔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的教师示范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

二.欣赏图片,小组讨论 

出示任务卡1:选择一种你喜爱的自然现象,选择一种自然现象,说一说它的特征。

(贴板书:形状、颜色)

任务卡2:在材料盒子中寻找并选择废旧材料,猜测方法

(摄影作品龙卷风、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雾霾图,彩虹、彩霞、雾凇图)

(贴板书:方法:卷,半贴)

小结: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现出的自然现象真是太有趣了。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小组讨论,从形状和颜色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欣赏自然现象的作品,在材料盒子中寻找选择对应的废旧材料,说说你的方法:堆,贴,半贴,卷,拧,挖,切,画………

通过任务1和任务2,进行有目的的生生探讨和师生探讨,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对材料、方法的探寻和尝试,丰富了学生的创作。

三.欣赏创作展示评价

1.教师出示示范:龙卷风

这两件龙卷风的作品有何不同?我表现出了……用了……方法

2.出示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寻找方法。

3.作业要求:

选择喜爱的一种自然现象

4.评价

自评:说说设计、制作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地方,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新的体验

互评:你最喜爱哪位同学的作品,获那种制作方法,觉得那里改进会更好,说说他表现了自然现象的哪种特征

师评:从学生的创作状态,创意构思,造型手段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欣赏大优点,提出小建议。

学生观察两件龙卷风作品,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

欣赏优秀作品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评价必须要体现多级性、多维性,针对不同个性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畅想未来

其实自然现象被很多人当做灵感来美化我们的生活。比如人们会以彩虹为灵感将他放在我们的鞋子上,或是在我们的室内装饰里。又或者聪明的人类总是会懂得利用大自然,所以我们就有了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我们只要有一双慧眼,一定能从大自然从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学生欣赏图片

通过欣赏几幅自然现象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向学生传达善于学习的理念与渗透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课教案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