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诵读课程纲要

作者:黄美萍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3-05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校本课程讲义

 

 

 

 

 

 

 

课程名称:   古诗诵读   

 

 

执教老师:    黄美萍   

 

 

上课地点:    一(17)班   

 

 

 

 

 

 

 

1、  课程纲要

 

 

 

 

 

2、  讲义

 

 

 

 

 

 

 

 

 

 

 

 

     古诗诵读     课程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马竣泓

17


















梁家畅

17


















谢德宇

17


















王天宇

17


















唐陆豪

17


















韩子逸

17


















吕子烁

17


















李骁瑞

17


















郭嘉

17


















高鑫博

17


















朱天烁

17


















江尚恩

17


















郭一凡

17


















包智杰

17


















王韵舒

17


















靳家恺

17


















高嵩谦

17


















曹天朔

17


















周雨凡

17


















徐馨淼

17


















裴佩

17


















蒋馨雨

17


















陈雨晴

17


















江欣言

17


















朱雨瑄

17


















贾梓珺

17


















顾嘉馨

17


















江婉婷

17


















张蔡捷

17


















韩菡

17


















           课程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张楚茜

17


















许雯雯

17


















胡伊涵

17


















英起琪

17


















管佳涵

17


















鞠晨

17


















左佳妍

17


















唐子阳

17


















李依航

17


















陈淞

17


















黄林冲

17


















高慕凡

17


















任婉宁

17


















李梓萱

17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古诗诵读

撰写老师

黄美萍

17课时

适用

年级

一年级

 

 

(教师资源、

学生需求)

1.古诗都很美,美在形式,美在韵律,美在语言,美在意境。优秀的古诗是进行文化熏陶的好教材,那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古诗作品,其语言美、艺术美、爱国精神、浪漫情怀以及诗人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散发出的无穷的魅力,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素材,而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古诗诵读,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

2.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对于全面提高其人文素质、审美能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古诗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教材,因而,我们开发以古诗诵读为有效载体,以审美教育为实验目标的校本课程。从审美的角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并教给他们一些鉴赏古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之在古诗诵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课程

 

目标

1、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4、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5、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诗歌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教学评价(原则与方式)

 

 

1、评价原则:

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并获感悟和体验。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喜爱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2、评价方式:

(1)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2)   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实践活动的评价相结合。

(3)   以定性评价为主。

 

条件

支撑

提供对应教学的古诗词

 

 

 

 

 

课时

具体内容安排

1

春晓

2

赠汪伦

3

池上

4

小池

5

桃花溪

6

采莲曲二首(其二)

7

田园乐(其六)

8

赋新月

9

遗爱寺

10

寄扬州韩綽判官

11

12

西楼

13

新晴

14

花影

15

春日五首(其一)

16

横塘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春晓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春晓》这首小,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赠汪伦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三、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四、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5、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6、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五、自由练习背诵

六、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池上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二、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8、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9、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三、自由练习背诵

四、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小池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0、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11、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2、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桃花溪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  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14、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5、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采莲曲二首(其二)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6、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17、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8、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田园乐(其六)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 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9、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0、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21、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赋新月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2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3、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24、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遗爱寺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25、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6、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27、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寄扬州韩綽判官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5、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6、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西楼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8、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9、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新晴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0、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11、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2、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花影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14、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5、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春日五首(其一)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6、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17、          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8、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横塘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二、朗读古诗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校本课程讲义

课题

村居

教学

目标

1、熟读至诵

2、初步吟诵古诗。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

引入情景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二、朗读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自己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四、自由练习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题方案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