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陈冰洁教案
新桥实验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
第4册 | 第五单元 | 课题:水墨画花 | 3月14日 | |||
班级:二(1) | 人数:46人 | 课时:1 | 执教:陈冰洁 | |||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水墨画花是中国画中水墨花鸟的组成部分。学会用水墨的眼光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取舍,并学会用笔墨表现花卉的简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欣赏、讨论尝试练习、互动评价等多种方法,学习用适合的笔墨表现各种花卉的花、叶、枝干的各种方法。进一步巩固干湿浓淡的笔墨技法,并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等多种学习活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3.在体验、探索、游戏中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体会中国画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具备水墨的审美眼光,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继前面两课教学的学习,学生对花卉的形态、结构、色彩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此课教材以水墨的眼光,引领学生感受水墨表现花卉的韵味,体验水墨创作的乐趣。 2. 学生分析 二年级属于低年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胆大,敢于表现。但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观察方法趋于主观。这与水墨的意向表达有共性之处,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年级学生手部肌肉稚嫩,对于毛笔还缺乏控制力。由于刚刚开始接触水墨,对于水墨工具和“笔墨”有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但同时,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和欣赏水平有限,故而对水墨画特有的趣味了解很少,这也为本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 ||||||
第一课时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交流预设 | ||
一、温故练笔
二、初步感受
三、欣赏与提高
四、创作与表现
五、展示与评价
六、拓展延伸 | 1.评价导入 课前:学生水墨小练笔作品展示 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跟随学生揭示板贴:浓 淡 干 湿 墨点 墨线 墨块 组合 ) 2. 师生合作 如果将这些有趣的水墨元素组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跟随学生出示板书:特征) 揭示课题:水墨画花 1. 分享会:你能说说它的特征吗?
2. 小试牛刀:用水墨表现你喜爱的一朵花。 (跟随学生出示板书:姿态美) 评价:你在画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结:我们就带着这些困惑一起去看看大师们的作品,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 欣赏大师作品:黄宾虹 赵之谦 小组讨论:你更喜欢哪位大师画的水墨牡丹花?说说你的理由。 小提示:用了哪些水墨元素?花儿们是怎样的姿态? 小结:黄宾虹用勾花点叶法表现了花儿纯真可爱的一面,赵之谦用没骨法展现了万绿从中一点红,更加凸显了它的美貌。两位大师都画出了花儿的神气。 2. 教师示范,完成向日葵作品 教师示范:不同角度的向日葵的姿态 3.欣赏学生作品 作业内容:给花儿画像 作业要求: 2.注意水墨元素的变化,有趣组合; 3.注意落款的位置 小窍门:蘸墨或色时不必整个笔头都蘸满,可以只蘸笔尖上的一部分。画时将笔上的墨或色用尽再蘸,画面上就会自然呈现由浓到淡、由湿至干的丰富变化。 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 谈谈创作过程中有趣的发现。 喜欢哪一件作品。
走进博物馆,生活中的设计。 |
给喜爱的作品贴赞
学生对比观察并欣赏教师作品
学生对自己带来的花从形状、颜色、味道、质感等角度回答 学生从水墨小练习中寻找合适的笔墨第一次开始尝试画花 学生谈感受
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
浓、淡、干、湿变化多;墨点、墨线、墨块种类多;有组合了……
有……个花瓣;花萼……花蕊……叶子……颜色……味道……
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水和墨的多少如何控制?花的花瓣很多……
黄宾虹用淡墨勾出了牡丹花的花瓣……赵之谦用点花点叶法画了牡丹花…… | |||
水墨画花 墨点 墨线 墨块 特征 姿 浓 淡 干 湿 组合 态 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