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课程纲要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古诗诵读 | 撰写老师 | 黄美萍 | 课 时 | 17课时 | 适用 年级 | 二年级 | |
开 发 背 景
(教师资源、 学生需求) | 1.古诗都很美,美在形式,美在韵律,美在语言,美在意境。优秀的古诗是进行文化熏陶的好教材,那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古诗作品,其语言美、艺术美、爱国精神、浪漫情怀以及诗人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散发出的无穷的魅力,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素材,而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古诗诵读,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 2.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对于全面提高其人文素质、审美能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古诗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教材,因而,我们开发以古诗诵读为有效载体,以审美教育为实验目标的校本课程。从审美的角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并教给他们一些鉴赏古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之在古诗诵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 |||||||
课程
目标 | 1、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4、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5、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诗歌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 |||||||
教学评价(原则与方式)
|
1、评价原则: 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并获感悟和体验。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喜爱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2、评价方式: (1)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2) 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实践活动的评价相结合。 (3) 以定性评价为主。
| |||||||
条件 支撑 | 提供对应教学的古诗词
| |||||||
课时 | 具体内容安排 | |||||||
1 | 山行 | |||||||
2 | 回乡偶书 | |||||||
3 | 望庐山瀑布 | |||||||
4 | 绝句 | |||||||
5 | 赠刘景文 | |||||||
6 | 宿新市徐公店 | |||||||
7 | 清明 | |||||||
8 | 凉州词 | |||||||
9 | 渔歌子 | |||||||
10 | 望洞庭 | |||||||
11 | 小儿垂钓 | |||||||
12 | 题西林壁 | |||||||
13 | 江上渔者 | |||||||
14 | 夏日绝句 | |||||||
15 | 元日 | |||||||
16 | 泊船瓜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