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课程纲要
《绘本故事》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绘本故事 | 设计者 | 吴宏露 | ||
适用 年级 | 二年级 |
总课时 |
17课时 | 课程 类型 | 阅读类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故事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不管是口头讲述还是书面阅读都让人欲罢不能。鲜明的角色、一波三折的情节和动人的主题都让人为它着迷。总而言之,故事有着极其丰厚的、多层面的价值。当然,故事的范围也非常广大。按照国籍分为:中国故事和外国故事。中国故事又包含各个民族的故事。按照性质可分为:神话故事、童话故事、语言故事、民间故事....... 本学期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语文课本所涉及的内容,分为“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和“成语故事”六大板块,和学生一起讲述中外故事。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故事是学生熟悉的东西,陪伴着他们的成长。幼儿时期,父母会在睡前为他们读完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伴着他们入眠。幼儿园三年,老师们总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吸引他们的目光,伴着他们成长。进入小学,故事变成了一篇篇精彩的课文,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们的心灵。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于故事这样熟悉的东西,他们有许多东西可说,但是他们不一定能说好。他们有更多的东西想听,但是他们不一定抓住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本课程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基于学生的兴趣,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 本学期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语文课本所涉及的内容,分为“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和“成语故事”六大板块。部编版二年上册教材的课文选材非常的丰富,包含上述的六大板块。《雪孩子》和《纸船和风筝》属于童话故事,在本课程中给学生拓展《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这两本名著中的名篇。《曹冲称象》属于历史故事,在本课程中给学生拓展“七步诗”、“杨修”、“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名人历史故事。《坐进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属于寓言故事,本课程中给学生拓展国内外的寓言名篇。《大禹治水》属于神话故事,本课程中给学生拓展“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狐狸分奶酪》属于民间故事,本课程中给学生拓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等。成语故事更是分布在课文的角角落落,为学生拓展更多的成语故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成语、运用成语。 | ||||
课程 目标
| 一、总目标 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 二、具体目标 1、感受每一个故事鲜明的角色、一波三折的情节和动人的主题。 2、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 4、积累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识,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1. 童话故事 《安徒生童话》 2. 童话故事 《格林童话》 3. 童话故事 学生讲故事 4. 历史故事 “七步诗”、“杨修” 5. 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卧薪尝胆” 6. 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 7. 寓言故事 学生讲故事 8. 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 9. 寓言故事 学生讲故事 10. 神话故事 师讲故事 11. 神话故事 学生讲故事 12. 民间故事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13. 民间故事 中国四大民间古诗 14. 民间故事 “沉香救母”、“花木兰替父从军” 15. 民间故事 学生讲故事 16. 成语故事 师讲故事 17. 成语故事 学生讲故事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1、本课程最后成绩以优秀、良好、中等三个等级评定。 2、评价依据:倾听表现;表达表现;思维表现。各部分评价要点如下: 倾听表现:认真倾听故事;有礼貌地提问;记住主要的故事内容。 表达表现:吐字清楚;表达流畅、清晰。 思维表现: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对别人的问题发表看法。 | ||||
主要参考文献 |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国民间故事》、《成语故事》 | ||||
备 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