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节气》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农耕节气 | 设计者 | 丁晓晴(薛家中心小学) | ||
适用 年级 | 一、二年级 | 总课时 | 20课时 | 课程 类型 | 传统文化类 |
课程简介(200字内) |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我们的祖先就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播种耕地,劳作生产。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由相应的习俗,这学期我们就一起走过身边的街巷河湾、山田林间,来一场穿越四季的旅行,一起走进大自然。 | ||||
背景 分析 (500字内) | 现如今我们的儿童与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与大自然越来越远。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的力量,但如何让传统文化成为孩子的血肉,该课程选择了离每个人生活最密切的二十四节气入手,用浅显易懂的内容,挖掘生活中的农业现象。通过民俗活动,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大自然观。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神奇的二十四节气,是含量丰富的文化宝藏,是中华民族破解自然之谜的智慧密码。二十四节气,是一串串不灭的智慧之灯。岁时杂咏,逢时感事,见月伤心,闻鸡堕泪,农历的节令赋予了古圣先贤创作的灵感。本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以二十四节气或节日为契机,根据四季的变化,观察日月星辰及其自然景物,通过背诵节气古诗、“阅读”四季、景物和散文为主体,同时结合绘画、手抄报、民俗等,引导学生积累诗句,沉淀丰厚的人文底蕴;利用简笔节气图进行“应时绘画”,引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倾听自然,获得视觉享受,听觉愉悦,心灵感悟。
| ||||
课程 目标
| 通过“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使学生能够: 1、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和文化,感受自然的变化。 2、能背诵三到五首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美。 3、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节气,制作相关的节气卡片,并像其他同学介绍你的节气卡片。 4、营造校园氛围,让墙壁、橱窗、板报成为传播二十四节气的重要途径 5、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节气对农业的重要性。
| ||||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 本课程按三个单元展开。 课时1:分享课程纲要。 单元一 认识二十四节气 课时2:老师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课时3、4:了解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季反映了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课时5、6熟悉节气歌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1)读一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二十四节气歌,体会它们所代表的气候节律。(2)背一背:每个小组选择二十四节歌或二十四节气诗练习背一背,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记得又快又准。 单元二 掌握二十四节气 课时7-10: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课时10-18:具体了解八个常见的节气,并背诵相关古诗。 单元三 节气与生活 课时18-20:收集生活中和节气有关的谚语,全班交流并制作节气卡
| ||||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 l 本课程最后成绩以甲、乙、丙三个等级公示并记录。 l 评价依据:相关知识;过程表现;作品展示。各部分评价要点如下: 1.相关知识评价要点:至少能背诵出二十四节气歌,3-5首和节气有关的古诗;能讲出1-2个关于节气的习俗;能用制作节气卡并向其他人介绍。 2.过程表现评价要点:见下表。满分40分,折算成20分计入总分。 评价要素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自评同学互评师评学习品质1、参加活动的兴趣优秀★★★良好★★合格★ 2、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3、资料收集整理、归纳 学习水平1、二十四节气歌的掌握优秀★★★良好★★合格★ 2、能背诵3-5首和节气有关的古诗 3、制作节气卡的想象力 4、制作节气卡的创新能力 作品展示1、是否完成优秀★★★良好★★合格★ 2、干净、精美 3、具有创意 我的收获 老师对我说l 成绩来源:91-100分为甲等;81-90分为乙等;80分及以下为丙等。 | ||||
主要参考文献 | 《二十四节气知识全书》、《岁时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
备 注 | 以上课程涉及工具操作和校外活动,需要注意课前的指导、联系和学生的安全。 |
二十四节气教案
课时1
课时目标:掌握四季分明,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课时2
课时目标:掌握四季分明,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课时3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二)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课时4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二)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课时5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5分钟)
(二)答题赛(15分钟)
(1)、指名四位代表上前,副组长记分,值日生看举手顺序。
(2)、宣布规则:小组读题,代表答题。公布答案,正确加分。错误或说不出答案可以求助自己团队,队友里面有人答对了也能给你这一小组加分。本组都答错或答不出,那这一题只能让别的组抢答。都答不对则直接显示答案。每答对一题记十分。有人不举手就说话,老师没点名就说话,违反规则,你那组一次扣两分。
(3)、依次出示以下题目,轮到的小组齐读题目。学生代表回答。答不出点名帮助,还答不出,抢答,重点相机播放图片、视频,加深印象。
1、一年分为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几个节气?(六个)
2、每个季节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3、表示各种躲藏起来过冬(冬眠)的动物开始被惊醒是哪个节气?(惊蛰)
4、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的节气是什么?(雨水)
5、“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描述的是哪个节气?(谷雨)
6、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指哪个节气?(白露)
7、哪个节气的意思是说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末成熟?(小满)
8、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小雪)
9、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是说哪个节气?(霜降)
10、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指哪个节气?(小暑)
11、哪个节气表示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处暑)
12、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哪个?(大暑)
13、“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说的是哪个节气?(寒露)
14、表示冬天来临的节气是哪个?(立冬)
15、表示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的节气是哪个?(芒种)
16、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是在哪一天?(清明)
17、民间有些人家喜欢熏制腊肉、火腿并祭祀祖先。你知道是哪一天吗?(冬至)
18、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是哪个?(大寒)
19、民间传统,人们到了哪个节气开始上山摘茶籽、忙于播种麦子等农作物?(霜降)
20、“节气就是节日,节日也就是节气”这个说法对吗?(不对)
21、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推算的、还是按公历推算的?(是按公历推算的)
22、春季包括公历的哪几个月?(2月、3月、4月)
23、“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是什么意思?(表示春分、秋分这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24、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习俗:在这天,大人会煮鸡蛋给小孩吃,意思是说这天吃了煮鸡蛋不会退夏(退瘦)。请问这是哪天?(立夏)
(4)、评比,颁发荣誉组牌。为获胜组鼓掌。
课时6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欣赏二十四节气歌儿歌版本
(二)读背节气歌:咱们24节气呀,里面还含着很多古诗词的文化呢,你发现了哪些?
1、学生自由读背,显示。
2、指导联系。
课时7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节气可以说一说?这些节气有什么寓意呢?自由回答问题。
2、读一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教材上的材料《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二十四节气歌和诗,体会它们所代表的气候节律。
课时8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
24节气歌呀,是咱们经典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人耕田种地的法宝。可是现代有很多人已经不会背诵24节气歌了。今天咱们学会了24节气歌,回家就可以考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果不会咱们可以当小老师,教教他们,好不好?
也可以制作几张二十四节气邮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