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 经典诵读 | 撰写老师 | 贺维娜 | 课 时 | 18课时 | 适用 年级 | 二年级 | |
课 程 目 标 | 1、通过诵读经典,例如古诗、名著片段等,引导学生走近经典、学习经典,进而自主阅读经典,了解中国的优秀诗文作品。 2、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名著片段表演等,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3、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积累丰富的语言,张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经典之中。 | |||||||
课 程 内 容 | 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的一代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常识存在缺失。《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离开民族深厚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诵读优秀的古诗,了解古诗的韵味与古诗背后的朝代兴衰、人物变迁;诵读优秀的名著,感受作者笔下不同性格的人物风格,品味文化之趣;诵读《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
实 施 建 议 |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古诗朗诵、名著片段表演、《弟子规》比拼等,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活动指导要有层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或不示范、选取相应的材料、引发想象、鼓励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指导,促成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感,培养学生继续参与的兴趣,并能进行自我创造。
| |||||||
评 价 方 式 | 一、评价理念: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学习过程的评价: 1、学生自评: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做到认真倾听; 2、学生互评:能否学有所获,背诵相关古诗,复述名著片段; 3、教师评价: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否自觉进行课外延伸,自主阅读。 校本课程学生评价表 姓名: 内容: 年 月 日 评价标准自评☆☆☆☆☆组评☆☆☆☆☆师评☆☆☆☆☆总评☆☆☆☆☆课堂纪律 学有所获 成果展示
| |||||||
课时 | 具体内容安排 | |||||||
1 | 经典诵读——古诗篇 | |||||||
2 | 经典诵读——古诗篇 | |||||||
3 | 经典诵读——古诗篇 | |||||||
4 | 经典诵读——古诗篇 | |||||||
5 | 经典诵读——古诗朗诵 | |||||||
6 | 经典诵读——名著篇 | |||||||
7 | 经典诵读——名著篇 | |||||||
8 | 经典诵读——名著篇 | |||||||
9 | 经典诵读——名著篇 | |||||||
10 | 经典诵读——名著片段表演 | |||||||
11 | 经典诵读——绘本篇 | |||||||
12 | 经典诵读——绘本篇 | |||||||
13 | 经典诵读——绘本篇 | |||||||
14 | 经典诵读——绘本篇 | |||||||
15 | 经典诵读——绘本绘画 | |||||||
16 | 经典诵读——《弟子规》 | |||||||
17 | 经典诵读——《弟子规》 | |||||||
18 | 经典诵读——《弟子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