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课程纲要

作者:牛佩佩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9-01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课程纲要

二、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

  本课程学习之后,相信同学们能够:

  1. 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从而了解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和文化。

  2. 在二十四节气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变化,四季的不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3. 在有关节气的诗歌中,领略传统文化,热爱优秀的民族传统。

  4. 课程内容:

      本课程具体内容如下:

  5. 1课:教授二十四节气歌。教师准备好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视频及音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具体的二十四个节气。

  6. 2课:讲授立春节气。内容包括用多媒体展示《春雪》,围绕诗歌,找出立春这二节气的特点,并向学生介绍立春的风俗习惯。

  7. 14课:讲授雨水节气。内容包括《初春小雨》,以及雨水节气的特点,和在雨水节气中的传统风俗习惯。

  8. 4课:讲授惊蛰以及春分这两个节气。内容主要是这两个节气为主题的古代诗歌的教学,讲述节气的三候特征以及传统的习俗。

  9. 5课:讲授清明节气。内容主要为《清明》这二首诗,讲述清明节气的起源与发展,和相应的农业生产信息。

  10. 6课:讲授谷雨节气。以与谷雨相关的七言诗为主,了解谷雨节气的特点,以及谷雨时节农民所需要完成的农事和民俗。

  11. 7课:讲授立夏以及小满节气。内容包括《三衢道中》和《渭川田家》两首诗,让学生从诗中感悟立夏以及小满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这两个节气的三候特征和风俗习惯。

  12. 8课:讲授芒种节气。内容包括古诗《归田园居》,以及古人制定芒种节气的原因和方法,了解芒种时节的特点。

  13. 9课:讲授夏至节气。内容包括古诗《山亭夏日》,夏至日地球公转和日影的特点,并讲述夏至日的风俗习惯。

  14. 10课:讲授小暑以及大暑节气。内容主要为《小池》和《夏夜追凉》这两首诗,了解小暑和大暑的气候特征以及在这两个时节的风俗和农事。

  15. 11课:讲授立秋节气。内容为《秋夕》二诗,通过讲述立秋的气候,农事以及风俗三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立秋节气。

  16. 12课:讲授处暑节气。内容包括处暑节气的起源,处暑节气的三候特征和相应的农事习惯,以及与处暑有关的古诗《山居秋暝》。

  17. 114课:讲授白露节气。内容主要为《暮江吟》,通过理解古诗来了解白露的气候特点,并讲授白露节气的风俗习惯和所需完成的农事。

  18. 14课:讲授秋分节气。内容包括了解秋分时的日影长度,与秋分有关的古诗《秋词》,从古诗中了解秋分的气候与风俗。

  19. 15课:讲授寒露以及霜降时节。内容包括与寒露有关的《送十五舅》和与霜降有关的《山行》两首古诗,以及两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和相应的风俗习惯。

  20. 16课:讲授立冬节气。内容主要有《赠刘景文》,围绕古诗讲述立冬节气的三候、农事以及风俗等特点。

  21. 17课:讲授小雪和大雪节气。内容有与小雪有关的古诗《洛桥晚望》和大雪有关的《别董大》,了解小雪和大雪的气候特点,向学生介绍小雪和大雪两个节气的民俗习惯。

  22. 18课:讲授冬至节气。内容有冬至日的地球公转特点,与冬至有关的古诗《江雪》,通过古诗了解冬至时的气候特点,并向学生讲述冬至的民俗特点。

  23. 19课:讲授小寒节气。内容包括与小寒有关的古诗《山中雪后》,让学生了解小寒的三候、农事以及民俗特点。

  24. 20课:讲授大寒节气。内容以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主,向学生讲述大寒时节的气候特点,以及这个时节的传统习俗和需要完成的农事。

  25. 课程实施:

    任课老师:牛佩佩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教学场地:班级教室

    教学工具和手段:《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教材,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等

    组织形式:班级共有45位学生,讨论时以214人二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式学习。

    实施安排:启发讲授,古诗鉴赏,图片赏析,小组讨论等方式。

    1)启发讲授:介绍本节课所讲授的节气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形成相关节气的概念,启发学生,让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有关此节气的内容。

    2)古诗鉴赏:让学生了解课本上与节气有关的古诗,并带领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赏析,从而了解到节气的相关特点。

    14)图片赏析:将节气的具体特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从图片中直观的感受到节气的三候、习俗以及农事等特点。

    4)小组讨论:在学生详细了解过节气以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出各自对这个节气的看法和喜好,并说出相应的理由。

     

    1. 课程评价:

      评价依据:相关知识;过程表现;节气作品;小组互评。作品的形式主要为绘画。各部分评价要点如下

    2. 相关知识:至少能说出三个节气的名字,并能够简要的叙述相应的节气的特点;能概要地描述节气的起源和发展;能用节气的相关知识解释自己的作品。

    3. 过程表现:是否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节气有关的的知识,并且积极地参与课堂的讨论。是否在课余时间对节气有过讨论。是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有关节气的知识。是否用心完成了有关节气的绘画作品。

    4. 节气作品:绘画布局合理,表现出所绘画的节气的相应特征。

    5. 小组互评:请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评价各自的学习状况以及同伴的节气作品。

    二、所需条件:

    1)校本课程的相关图书。

    2)功能完善的多媒体设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