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

作者:陈静琪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9-01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

名称

古诗诵读

撰写老师

陈静琪

18

适用

年级

二年级

一、总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古诗诵读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形成人人爱经典的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善良的心性。

2学生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感悟诗词语言之美,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健全人格培养。

3积累词句,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培养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在背诵诗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诵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诗句,形成诵读的兴趣和习惯。

2以此为识字启蒙教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生字、词汇;品读诗词优美的语言;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 课程结构:课程由经典唐诗诵读和经典宋词诵读两部分组成。

二、课程内容:古诗诵读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取八个主题,同一主题下选取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诗歌,通过诵读、鉴赏、绘画等形式让孩子学习古代优秀诗歌的一门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诗词语言之美,积累相关词句,提升语文素养,以及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在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以及热爱之情。校本课程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1、教学方法:诵读法、竞赛法

2、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学生全员参与。班级规模:46人,设备主要借助多媒体。

3、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本学期共18课时。

4、场地:班级教室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诗意,领悟诗词语言之美;引导学生诗词与图画相结合,联想表达,找出诗歌意象。全面提升诗歌品鉴能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首先,本着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将课堂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背的形式,转化为多形式,学生自读、互学、感悟等方法,学习古诗。

其次,古诗诵读关键还是要诵读,因此在诵读的环节上还要加大力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开火车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能在有趣的环境下学习。

   最后,还要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已经有了少量的汉字储备,并且通过一年级的古诗诵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诵、品读能力,但这一学段的学生好动、注意集中时间短等,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小游戏或是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来讲故事等形式,让他们能通过“动”来掌握知识

课时

具体内容安排

1

画中有诗

2

诗中有画

3

诗中典故(1课时

4

诗中典故2课时

5

诗中节日(1课时

6

诗中节日2课时

7

诗中秋季(1课时

8

诗中秋季2课时

9

诗中童趣(1课时

10

诗中童趣(2课时

11

诗中意象(1课时

12

诗中意象(2课时

13

诗中哲理(1课时

14

诗中哲理(2课时

15

诗中冬季1课时

16

诗中冬季2课时

17

诗中景与情1课时

18

诗中景与情2课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