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农耕校本课程纲要

作者:顾英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19-09-01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课程讲义

 

 

 

课程名称: 农耕课程(我与二十四节气有约   

 

 

执教老师:   顾英     

 

 

上课地点:    8)班    

 

 

 

 

 

 

 

1、 课程纲要

 

 

 

 

 

2、 讲义

 

 

 

 

 

 

 

 

 

 

 

 

     农耕课程      课程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张武馨

二(8


















凌沛珊

二(8


















孙蒋依昕

二(8


















陈钰潼

二(8


















顾怀清

二(8


















徐梓煊

二(8


















司语馨

二(8


















朱慧恬

二(8


















丁雨萱

二(8


















邱紫轩

二(8


















秦梦雅

二(8


















沈冰冰

二(8


















黄熙雯

二(8


















卢诗雨

二(8


















魏金宸

二(8


















李晟睿

二(8


















唐艺航

二(8


















孔颢霖

二(8


















陈梓源

二(8


















丁芮宇

二(8


















陈徐南

二(8


















卜阳

二(8


















翟恩浩

二(8


















陈轩

二(8


















毛亚旗

二(8


















徐辉

二(8


















左少成

二(8


















葛瑞丰

二(8


















聂宇昊

二(8


















薛宇宸

二(8


















王煜宇

二(8


















张俊熙

二(8


















刘紫嫣

二(8


















吴梓豪

二(8


















钱诗羽

二(8


















余昊洋

二(8


















钱张洁

二(8


















叶秋语

二(8


















徐浩谦

二(8


















王梓杰

二(8


















胡雨馨

二(8


















朱红梅

二(8


















赵志扬

二(8


















张婧轩

二(8


















许仁龙

二(8


















唐诗阳

二(8


















 

 

 

 

 

 

 

 

 

 

 

 

薛家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课程纲要

一、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

  本课程学习之后,相信同学们能够:

(1)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从而了解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和文化。

(2)在二十四节气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变化,四季的不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3)在有关节气的诗歌中,领略传统文化,热爱优秀的民族传统。

2.课程内容:

  本课程具体内容如下:

(1)1课:教授二十四节气歌。教师准备好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视频及音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具体的二十四个节气。

(2)2课:讲授立春节气。内容包括用多媒体展示《春雪》,围绕诗歌,找出立春这一节气的特点,并向学生介绍立春的风俗习惯。

(3)3课:讲授雨水节气。内容包括《初春小雨》,以及雨水节气的特点,和在雨水节气中的传统风俗习惯。

(4)4课:讲授惊蛰以及春分这两个节气。内容主要是这两个节气为主题的古代诗歌的教学,讲述节气的三候特征以及传统的习俗。

(5)5课:讲授清明节气。内容主要为《清明》这一首诗,讲述清明节气的起源与发展,和相应的农业生产信息。

(6)6课:讲授谷雨节气。以与谷雨相关的七言诗为主,了解谷雨节气的特点,以及谷雨时节农民所需要完成的农事和民俗。

(7)7课:讲授立夏以及小满节气。内容包括《三衢道中》和《渭川田家》两首诗,让学生从诗中感悟立夏以及小满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这两个节气的三候特征和风俗习惯。

(8)8课:讲授芒种节气。内容包括古诗《归田园居》,以及古人制定芒种节气的原因和方法,了解芒种时节的特点。

(9)9课:讲授夏至节气。内容包括古诗《山亭夏日》,夏至日地球公转和日影的特点,并讲述夏至日的风俗习惯。

(10)10课:讲授小暑以及大暑节气。内容主要为《小池》和《夏夜追凉》这两首诗,了解小暑和大暑的气候特征以及在这两个时节的风俗和农事。

(11)11课:讲授立秋节气。内容为《秋夕》一诗,通过讲述立秋的气候,农事以及风俗三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立秋节气。

(12)12课:讲授处暑节气。内容包括处暑节气的起源,处暑节气的三候特征和相应的农事习惯,以及与处暑有关的古诗《山居秋暝》。

(13)13课:讲授白露节气。内容主要为《暮江吟》,通过理解古诗来了解白露的气候特点,并讲授白露节气的风俗习惯和所需完成的农事。

(14)14课:讲授秋分节气。内容包括了解秋分时的日影长度,与秋分有关的古诗《秋词》,从古诗中了解秋分的气候与风俗。

(15)15课:讲授寒露以及霜降时节。内容包括与寒露有关的《送十五舅》和与霜降有关的《山行》两首古诗,以及两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和相应的风俗习惯。

(16)16课:讲授立冬节气。内容主要有《赠刘景文》,围绕古诗讲述立冬节气的三候、农事以及风俗等特点。

(17)17课:讲授小雪和大雪节气。内容有与小雪有关的古诗《洛桥晚望》和大雪有关的《别董大》,了解小雪和大雪的气候特点,向学生介绍小雪和大雪两个节气的民俗习惯。

(18)18课:讲授冬至节气。内容有冬至日的地球公转特点,与冬至有关的古诗《江雪》,通过古诗了解冬至时的气候特点,并向学生讲述冬至的民俗特点。

(19)19课:讲授小寒节气。内容包括与小寒有关的古诗《山中雪后》,让学生了解小寒的三候、农事以及民俗特点。

(20)20课:讲授大寒节气。内容以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主,向学生讲述大寒时节的气候特点,以及这个时节的传统习俗和需要完成的农事。

3.课程实施:

任课老师:韩素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教学场地:班级教室

教学工具和手段:《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教材,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等

组织形式:班级共有44位学生,讨论时以23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式学习。

实施安排:启发讲授,古诗鉴赏,图片赏析,小组讨论等方式。

1)启发讲授:介绍本节课所讲授的节气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形成相关节气的概念,启发学生,让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有关此节气的内容。

2)古诗鉴赏:让学生了解课本上与节气有关的古诗,并带领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赏析,从而了解到节气的相关特点。

3)图片赏析:将节气的具体特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从图片中直观的感受到节气的三候、习俗以及农事等特点。

4)小组讨论:在学生详细了解过节气以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出各自对这个节气的看法和喜好,并说出相应的理由。

 

4.课程评价:

评价依据:相关知识;过程表现;节气作品;小组互评。作品的形式主要为绘画。各部分评价要点如下

(1)相关知识:至少能说出三个节气的名字,并能够简要的叙述相应的节气的特点;能概要地描述节气的起源和发展;能用节气的相关知识解释自己的作品。

(2)过程表现:是否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节气有关的的知识,并且积极地参与课堂的讨论。是否在课余时间对节气有过讨论。是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有关节气的知识。是否用心完成了有关节气的绘画作品。

(3)节气作品:绘画布局合理,表现出所绘画的节气的相应特征。

(4)小组互评:请小组内的小伙伴互相评价各自的学习状况以及同伴的节气作品。

二、所需条件:

1)校本课程的相关图书。

2)功能完善的多媒体设备。

 

 

校本课程讲义

课时1

课时目标:掌握四季分明,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课时2

课时目标:掌握四季分明,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4日、55日、87日和11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大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21日和12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20日和9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课时3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zhl))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大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二)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课时4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二)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课时5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5分钟)

(二)答题赛(15分钟)

1)、指名四位代表上前,副组长记分,值日生看举手顺序。

(2)、宣布规则:小组读题,代表答题。公布答案,正确加分。错误或说不出答案可以求助自己团队,队友里面有人答对了也能给你这一小组加分。本组都答错或答不出,那这一题只能让别的组抢答。都答不对则直接显示答案。每答对一题记十分。有人不举手就说话,老师没点名就说话,违反规则,你那组一次扣两分。

(3)、依次出示以下题目,轮到的小组齐读题目。学生代表回答。答不出点名帮助,还答不出,抢答,重点相机播放图片、视频,加深印象。

1、一年分为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几个节气?(六个)

2、每个季节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3、表示各种躲藏起来过冬(冬眠)的动物开始被惊醒是哪个节气?(惊蛰)

4、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的节气是什么?(雨水)

5、“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描述的是哪个节气?(谷雨)

6、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指哪个节气?(白露)

7、哪个节气的意思是说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末成熟?(小满)

8、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小雪)

9、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是说哪个节气?(霜降)

10、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指哪个节气?(小暑)

11、哪个节气表示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处暑)

12、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哪个?(大暑)

13、“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说的是哪个节气?(寒露)

14、表示冬天来临的节气是哪个?(立冬)

15、表示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的节气是哪个?(芒种)

16、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是在哪一天?(清明)

17、民间有些人家喜欢熏制腊肉、火腿并祭祀祖先。你知道是哪一天吗?(冬至)

18、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是哪个?(大寒)

19、民间传统,人们到了哪个节气开始上山摘茶籽、忙于播种麦子等农作物?(霜降)

20、“节气就是节日,节日也就是节气”这个说法对吗?(不对)

21、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推算的、还是按公历推算的?(是按公历推算的)

22、春季包括公历的哪几个月?(2月、3月、4月)

23、“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是什么意思?(表示春分、秋分这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24、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习俗:在这天,大人会煮鸡蛋给小孩吃,意思是说这天吃了煮鸡蛋不会退夏(退瘦)。请问这是哪天?(立夏)

(4)、评比,颁发荣誉组牌。为获胜组鼓掌。

 

课时6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欣赏二十四节气歌儿歌版本

(二)读背节气歌:咱们24节气呀,里面还含着很多古诗词的文化呢,你发现了哪些?

1、学生自由读背,显示。

2、指导联系。

 

课时7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节气可以说一说?这些节气有什么寓意呢?自由回答问题。

2、读一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教材上的材料《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二十四节气歌和诗,体会它们所代表的气候节律。

 

课时8

课时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一)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

24节气歌呀,是咱们经典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人耕田种地的法宝。可是现代有很多人已经不会背诵24节气歌了。今天咱们学会了24节气歌,回家就可以考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果不会咱们可以当小老师,教教他们,好不好?

也可以制作几张二十四节气邮票。

 

课时9

课时目标:了解立春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立春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立春》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立春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立春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立春的古诗《元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立春节气,回家把《元日》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课时10

课时目标:了解雨水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雨水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雨水》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雨水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雨水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雨水的古诗《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唐】

节,当 生。

夜,润 声。

黑,江 明。

湿 处,花 城。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水节气,回家把《春夜喜雨》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课时11

课时目标:了解惊蛰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惊蛰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惊蛰》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惊蛰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惊蛰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惊蛰的古诗《仲春遘时雨》

《拟古  仲春遘时雨》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惊蛰节气,回家把《仲春遘时雨》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课时12

课时目标:了解春分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春分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春分》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春分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春分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春分的古诗《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春分节气,回家把《咏柳》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课时13

课时目标:了解清明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清明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清明》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清明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清明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清明的古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清明节气,回家把《清明》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课时14

课时目标:了解谷雨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谷雨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谷雨》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谷雨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谷雨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谷雨的古诗《春晓》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谷雨节气,回家把《春晓》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课时15

课时目标:了解立夏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立夏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立夏》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立夏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立夏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立夏的古诗《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立夏节气,回家把《山亭夏日》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课时16

课时目标:了解小满节气及其气候特征、风俗习惯等。

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小满的有关知识。

(一)教学要点

1、观看视频《二十四节气—小满》

2、谈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的小满的相关知识。

3、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小满的相关知识。

4、朗读有关小满的古诗《小池》

小池

  (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满节气,回家把《小池》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