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学习任务设计的研究课题方案

作者:曹俊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12-09

《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学习任务设计的研究》

开题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曹俊 王倩倩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是依据单元教材或单元主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教学活动,就是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学习整体,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关注发展,充分发挥和落实单元学习价值,以清晰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学习任务设计:是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必须具有现实价值和实际功用;能够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并力求体现丰富性和创意性.有意义的学习任务能够引发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的学习任务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任务设计,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努力整合整个单元的文本资源与语文知识资源,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多种学习方式,设计单元学习的大任务和连贯的学习过程,改变单篇文本分段分层分析、单个知识点逐一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现状:

1)国外现状:

单元整体教学的提出并不是一个新的发明创造,苏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单元整体教学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荷兰学者范梅里思伯尔(J.J.U.van Merrienboer)和基尔希纳在《综合学习设计:四元素十步系统方法》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综合设计学习及其十个步骤,他们概括这一理论的特质是:聚焦综合学习,以学习理论为厚实基础并采用高度灵活的设计方法,以有效解决当前教育领域的三大顽疾:学习任务分割化、学习内容碎片化和学习迁移悖论,并以此为教学设计的复兴做出页献,以回应瞬息万变的知识社会的教育的需求。

1931 年,美国莫里逊所著的《中学教学实践》一书,首先提出莫里逊计划,即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单元教学法(unit teaching method),是将教材、活动等划分为完整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法。每个单元均有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时间长短因学习内容和学生个人情况而异。其目的在于改变偏重零碎知识和记忆文字符号的教学,强调学生手脑并用获得完整的知识和经验。以完形心理学、差异心理学为其心理学依据,重视整个学习情境中的各部分关系,以及对学生个别差异的适应。此法通过单元教学方式,使学生以数日或一周的时间学习一项教材或解决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一是选定和组织单元,二是指导学生学习。1944 年美国就开始推行。后来此法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有所创造和发展。

2)国内现状:

语文学科对于开阔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单位一般是"篇",虽然学生能对每篇课文进行深入的学习,但知识的连贯性却不强。而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则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单元整体教学”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就有人提出了这一教学概念,但这一阶段,中国的教育家梁启超先生也提出“分组教学”教学法,“语文教育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小学初级学生用书每数课成一单元数单元又互相照顾,适合儿童学习心理。从那时起,按单元编写教科书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不同的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组元方式却一直在变,有按知识组织组元的,有按文章体裁组元的,有按写作项目组元的,有按方法指导组元的,有按语文能力训练组元的。

崔允漷教授则提出:大单元是融合了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的课程细胞”在此基础上,戴晓娥提出了“大单元 大情境 大任务”,其中任务设计强调有意义的、开放真实的大单元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贯穿整个单元过程,完成单元任务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我的建构。陆志平则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中提出大单元以及任务群设计。这些研究都为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以及其学习任务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价值:

1基于课程改革模式的需要

单元整体教学因核心素养应运而生的,是素养型目标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理念改变了我们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体现了祖国语文教育传统与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它的出现以及研究,进一步促进了课程改革的需要,对老师的文本解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每单元有了固定的语文要素,那么,如何有效落实到单元内的每篇选文中呢?这是一线老师的困惑,所以基于语文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就应运而生。单元整体教学是把单元作为一个课程细胞,一个完整的教学单位来进行教学。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对整单元教材进行研读、分析,准确把握好每个语文要素内部的序列性,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

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单元整体教学把单元当作一个课程细胞、一个完整的教学单位来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学习任务的设计中,对整个单元有了宏观把控,将文本进行内在勾连。这对学生的课堂思维能力、文本学习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升其核心素养。

(三)研究目标

1.系统解读每册教材进行,努力建构单元学习任务,形成基于统编教材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系列资源

2.依托基于单元整体学习任务的设计,在有效实施与推进中,形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能力。

3.依托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深度、创造性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品质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1.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学生核心要素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任务。

    研究中,教者进一步依托文本,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语文要素为准绳,探寻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问题或核心任务,创设以学习任务主线的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设计整体教学的学习活动方案

2.教学中总结提升学生核心要素的策略方法。

    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依托一定的策略方法,教者在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解读单元整体内部的文本联系,另一方面要关注文本中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策略方法,由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要素,在单元整体教学下落实语文要素的培养。

3.教师在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中的启发、引导、调控的作用。

    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任务设计的研究,要进一步发挥教者的作用。实施之前,教师要解读文本、精心设计;实施之中,教师应尝试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潜力,在课题教学的实施下将策略方法有侧重地下移,以落实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他人对此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寻求研究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让课题研究少走弯路,研究内容更具创新性。

2.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在听课及平时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单元整体任务驱动下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总结,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践。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听课、上课过程中的感悟,并结合所读的文献资料上升到理论高度。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20.7-2020.10 )

为保障课题研究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地展开,本阶段我们精心挑选校内一批课堂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成立一支有理想、有追求的课题组,组内成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在市区级等比赛中获得名次。课题组成员共同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规划研究路径、修订课题方案,策划子课题群落。

2.实施阶段(2020.11-2021.10)

(1)完善课题管理。建立“课题中心组-子课题实验组-实验教师”的管理体系,制定一整套制度和措施,保障课题的顺利、按时、优质完成。

(2)认真组织实施。

A.加强理论学习。除在抓好每月一次的课题组成员集体理论学习之外,要求课题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相关理论,作好学习笔记,并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网络,进行互动、交流,为本课题研究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B.加强研究课观摩评议。为使研究过程规范、科学,各项目标得到落实,我们要求课题组每位成员必须参加研究课的观摩、评议活动,分析研究课的得失,今后努力方向等,做到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畅所欲言。

C.加强资料积累。课题研究中始终坚持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做到计划总结全、活动记载全等。

D.认真进行课题阶段总结,做好课题中期评估。

3.总结阶段(2021.11-2022.6)

召开专题总结交流会,撰写专题汇报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集,编制成果手册。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单元整体教学是课改以后比较热点的研究话题,如何将这一模式更好地贯穿在统编版的语文教学之中呢?首先,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统编版语文教材,由专题来组织单元,一本教材由若干个单元构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人根据这一编排特点,在研究中逐步落实这一模式的形成,由此产生了单元整体教学整体性、连续性、比较性等特点的产生。

本课题的展开,一方面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有进一步探讨,抓住单元整体教学与当下的策略教学相整合,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中形成自己的理论方法以及教学策略探讨。另一方面,本课题旨在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总结等方面落实语文要素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提高学习质量与品质。对统编版教材的新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与提升,相信无论是在课堂探讨还是理论研究上,都会有更多智慧的火花绽放。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单元整体教学的文献综述研究

研究报告或实施纲要

2021.10

曹俊、王倩倩

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及案例

案例集

2021.10

王倩倩

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的课例研究课堂实施的策略

论文或案例

2021.10

课题组成员

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课例研究

设计集

2021.10

课题组成员

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评价体系的建构

研究报告

2022.5

曹俊

最终成果(限3项)

结题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2022.5

曹俊、王倩倩

课题研究案例专辑、教师论文案例集

汇编成册

2022.5

王倩倩

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评价体系

评价表

2022.5

课题组成员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 有名教师引领。

本课题立足于曹燕名教师工作室,无论是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还是对于“文要素””曹燕老师都比我们研究的要深入,她的研究对于我们有引领作用。
    2.有全面的文献搜集
    在研究课题前,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彻底得研读,同时对于语文任务群、大任务等新概念也在不断地学习中。

3.主持人有研究精神。

主持人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对课堂实践一块有着扎实的基础,对课题究也有了比较深厚的兴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题方案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