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教学总览》学习心得

作者:高亚莉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0-12-11

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

课题学习心得

学习时间

11月

姓名

高亚莉

学习内容

    何捷: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教学总览

学习心得

何捷教授提出,教学时应要求学生以“我”为中心,正式去写“我”,真诚与人分享“我”。人们以“身体”的形式存在于世界,并与世界发生互动。强调回归儿童本位,回归儿童纯真的童心,回归儿童生活的情境,即回归儿童的立场和需求;其突破的瓶颈就是要让学生与“生活世界”实现无缝对接,要将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浸润 在“生活世界”中。 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心有所思,情 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身体各种各样的知觉渠道多角度、全方位 地去感受、去触摸、去倾听、去探索、去体味周围的环 境,不论是阅读、参观、访问、对话,还是操作、实验、 游戏、活动,每一次身体的激活,都是学生自身已有 的认识经验在与生活情境不断地碰撞、生发、内化、 整合,都是在为生成饱满的、有生命力的鲜活文字蓄积着素材 和灵感。学生有了实实在在、丰盈而又灵动的体验,就会通过文字的书写打开“现象身体”与“生活世界”的交流通道,在生命的体验和心灵的释放中逐步形成 一种自我言说的方式方法,继而在言说中不断丰富自我的精神生命。这,恰恰是习作目标达成的重要策略和最终使命。

当学生与“生活世界”有了亲密接触,并将“脖子以上的学习”发展迁移为全身心融合的学习,就获得了感性的、粗浅的切身体验。有了体验,学生就能自觉地写作了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从感观信息到语言文字的转化是有难度的,而老师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促使这样的转化过程顺利畅达。一如鲁迅先生所说,写作过程犹如一个“暗胡同”。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后,就如同在 “暗胡同”里摸索。此时,教师在“暗胡同”里点亮几盏灯,帮助学生熟悉这胡同的路径,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走出胡同。

由单一到多元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既可以打破老师垄断的局面,又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明理会意。自评是学生对照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的习作;互评是学生欣赏辨析他人的习作,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完成自我判断、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小组评价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展示交流平台。千变万化,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以生为本。真正唤起儿童的主体意识,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起习作的自信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