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教学总览》心得
《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
课题学习心得
学习时间 | 11月 | 姓名 | |
学习内容 | 何捷: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教学总览 | ||
学习心得 | 何捷教授提出习作时注重“我”的主动介入。叶澜教授认为,一节优质课首先是有意义的课。有意义的课就要有变化、有落差,这个变化、落差就是让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最大化。从不会到会,从懵懂到渐悟,从浅学到深学,这其中的认知落差,便是学生拾级而上的成长阶梯。习作教学中,老师可用“认知—身体—环境”一体化的思想来指导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情采取适合学生的策略和途径以促进课堂的增值,让学生学习真正达到效果。从唤醒表达冲动从写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而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则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习作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学生身体与环境的动态联系。读者意识,其实是学生习作中必然产生的一种身体体验和情感需求,是一种较为隐秘的体验。相同的习作素材,如果阅读群体不同,其写作的目的定然会不同;如果写作目的不同,其写作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同,有时甚至连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为此,习作教学首先要考虑的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读者的存在,可以帮助学生明晰写作的任务:即为什么写,为谁而写以及需要写什么;学生胸中有了读者,就会自然地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习作的主题和思路。老师们在实践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许多习作题目如,“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公园一角”“我的妈妈”“难忘的一件事”“我的发现”……其实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也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呢?说到底,就是题目的设置缺乏读者意识,试想,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环节的预设,没有目标的唤醒,学生又怎会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呢?可见,明确而强烈的“读者意识”,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怀,更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