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华老师的课(张菊平)
评王华老师的课
张菊平
今天有幸向王老师学习,收获颇丰。王老师是一个有教育情怀,更有教育爱心和热心的老师。在设计本课前,王老师一直在思考,这节课我能为年轻老师带来些什么呢?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心里早已有了答案。现在我就对本节课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一、教学目标多元融合
本节课制定了7个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这些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整合单元语篇话题,凸显主题意义
本课的话题为“Holidays and festivals”,而在三年级至六年级教材中,有五个单元涉及该话题,分别是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以及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主题是基于话题又超越话题的上位范畴,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王老师基于单元话题,以主题意义为引领,重整同一话题下不同单元的语言知识,通过听、说、读、看、写等一系列活动,对目标语言做进一步的分析、归纳和运用,进一步感知、体验单元主题。在此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也高效提升。王老师整合各册教材中与节假日话题相关的语篇,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能按一定的规律聚类呈现节假日词汇,会熟练表达不同节假日所在的月份或日期。能够对不同节假日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描述,增加对节假日文化的理解。同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谈论自己最爱的节日,有条理地处理和表达相关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升语言能力
复习课,学生不仅要学语言,更需要积极地用语言,最终能把已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因此,教师的学习策略指导十分重要。本课中,师生以节假日为主线,从谈论节假日名称,到如何介绍节假日的相关活动,再到如何有序地表达节假日活动,最后有层次地策划节假日活动,课堂氛围轻松、自然,教学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学生多角度地描述不同节假日,在描述过程中有条理地表达相关信息,实现语言的内化。在输出环节,favourite holiday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内容策划节假日的内需,培养了学生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主题意义复习,强化输出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输出”来验证,而输出练习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应该以主题意义为线索,以语篇为载体。因此,王老师通过听、说、读、看、写等一系列任务,丰富问题或练习的形式和内容。王老师利用思维导图阐述从哪些维度和角度谈论节假日,通过对主题意义的挖掘设计提升思维品质的问题,通过写一写favourite holiday,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节课中,王老师用思维导图激活写作思维,建构写作框架。思维导图利用图形这一形式,整合节日信息与图片,激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已有的节日相关词汇,促进联想相关的知识,延伸了学生写作内容的宽度,挖掘写作内容的深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思维导图的辅助,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条例更清晰、主题更明确、结构更明了、逻辑性更强。
五、文化意识深入人心
Different holidays in different countries,but they all mean fun memory blessing and reunion,对比中西方节日的习俗,认识节日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学会理解和悦纳,培养家国情怀。 王老师通过学生的写作反馈,发现多数学生喜欢的是西方节日,于是利用此契机,教育学生要知道自己是谁,要爱自己的国家,守住自己的根脉。
六、作业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可选择。
王老师是一个有学生立场的老师,你看她设计的作业的形式有ppt 小报或电子小报,有上网了解更多其它的节日。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完成作业,老师能关注每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