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之文本诗意

作者:邹佳雾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08

  阅读,不过是以文本为镜,照见一个新的自己。

  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他一定会带上两只眼睛,一只看到文字的表面,另一只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阅读,最重要的是另一只眼睛——心灵的眼睛。

  此时的阅读,于你不再是一种枯燥的眼球运动。你放佛成了一条鱼,一条感觉细腻、心灵自由的鱼,你投身在语言文字的水中,你的每一个感觉的鳞片都已敞开,语言之水的每一次细微的波动都让你惊讶,让你警觉,让你的内心为之汹涌澎湃、激荡起伏。在写作中,我们保持着生命的敞亮,以文字的触角抵达生命的最深处,倾听自己,发现自己活着的意义。

  我认为真正的教学机智,她的出发点在于倾听。很多障碍的产生,是因为老师没有经历,不懂倾听。老师心里装的可能是教案,可能是现场冒出来的问题本身,但是对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他没有看见,这里所讲的倾听是广义的,包括观察、触觉,不仅仅是听闻。

  例如:请你们拿起笔来,把那些给普罗米修斯带去巨大痛苦的词语一个一个抠出来,学生开始动笔,有的把凶恶删掉,有的把尖锐删掉,其实这个删的过程,就是深入品味关键词语的过程。我话锋一转,问道:当你们把这些词扣掉的时候,你想想谁不会答应?有孩子说普罗米修斯不会答应,超出我们意料。听听孩子的逻辑。

  1.    倾听-认同:基于真诚倾听的开放性对话

  2.    诊断-归因:基于问题诊断的分析性对话

  3.    期待-激励:基于积极期待的激励性对话

  4.    同情-融合:基于善解人意的同情性对话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文本诗意如何开掘?我觉得基本的、有效的方法就是文本细读。在我看来,文本细读是方法,文本诗意是目的。让文本细读指向文本诗意,在文本细读中开掘文本诗意,使文本细读成为文本诗意的实现过程,这就是诗意语文走向实践的重要策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