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纲
会议提纲
一、重温项目研究方案
1.什么是深度学习时刻(价值追求)
2.为什么要展开研究(目标任务)
3.如何展开项目研究(行动路径)
4.怎么形成研究成果(预期目标)
二、确立各项目组(各学科子项目)研究序列
1.清晰研究思路
2.开展日常研究
3.形成月研究材料(做了什么(聚焦专项点)?怎么做的?有什么收获?存在哪些问题?后期突破?)
(1)研究通知;(2)研究案例;(3)研究报道;(4)研究收获;
三、形成“深度学习时刻课堂”的个性表达
1.“真课堂,真学习”; 2.要喊出来、做出来;
四、明晰“深度学习时刻课堂”的特征
1.触及学生心灵; 2.深入知识内核;3.展开问题解决;4.提升思维品质;
五、探索“深度学习时刻课堂”的逻辑结构和实践范式
1.逻辑结构:从学习过程本质:认知—理解—分析—运用—综合—评价来架构
2.推进策略:
3.实践范式:
六、加强“深度学习时刻课堂”的理论学习
《人是如何学习的》
1.新时代的育人目标:
(1)学会批判地思考和阅读;(2)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3)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专家对如何学习的理解
(1)理解知识间的规律,有助于更好地串联和记忆知识;
(2)要学会离开课堂后提取知识,再生活场景中运用;
(3)培养学生自动地提取知识的能力,轻松完成认知任务;
(4)依据不同的认知对象和学习内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
(5)从普通人到大师,关键在于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
3.对知识迁移的研究
(1)迁移定义:把再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新情境的能力;
(2)学习需要四个方面的迁移:概念到概念;学科到学科;学年到学年;校内到校外;
(3)实现知识迁移的要素:对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高;理解和记忆能力强;充分的学习时间;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再情境化知识和抽象能力之间达到平衡;
4.脑科学研究:学习改变大脑:改变打包的物质结构;改变功能组织;不同部位适合不同时段的学习;
5.教学研究:
(1)四种优秀的学习环境:
学习者中心环境(教师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重视其表达并发现问题;);
知识中心环境(老师深度地教授知识,引导理解和迁移知识)
评价中心环境(形成性评价:评价学习过程,以此改进教学方法;终结性评价: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
共同体中心环境(积极参与校外活动,建立与校外世界的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