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学校:薛家实验小学 | 年级:二年级 | 班级:二(13) | 人数:42 |
学科:语文 | 课题:玲玲的画 | 执教:冯绯楠 | 日期:2021.9.23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玲”、“幅”等15个生字,会写“画”、“及”、“奖”等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用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抓住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梳理文章脉络。 难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了解主人公心情变化的原因,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目标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文本内容:《玲玲的画》是本单元“儿童生活”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玲玲在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着较强的教育意义。 文本结构:这篇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 第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玲玲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看着自己的作品,非常得意。可就在得意之时,她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因为来不及重新画一张,所以又着急又伤心,哭了起来。 第5-8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玲玲在爸爸的指点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起来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第9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写了爸爸告诉玲玲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话,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在结尾读到爸爸说的话时,觉得自然贴切,没有说教之感。 语言特色:本篇课文内容浅显、语言朴实,对话较多。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 育人价值:文中爸爸意味深长的话语是学习的重点,只要肯动脑筋,换个角度看问题,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玲玲的心情变化:伤心、得意再到满意是贯穿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但并不能完全放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自主识字和小组合作识字等方式,发现生字与熟字之间的联系,提倡学生将已学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生字学习中。但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解本文中爸爸富有哲理的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指名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核心 过程 推进 | 一、古诗导入: 1. 出示古诗《梅花》。
2. 出示梅花图片,学习“一幅画” 3. 学习写“画” 4. 学习“幅” ,了解“幅”的涵义。 5. 拓展一幅( ) 6. 出示《我家的一角》,猜测这幅画是谁画的。 7. 学习“玲玲” 8. 引出课题《玲玲的画》 |
1.指名读 2.全班齐读
开火车读“一幅画”
学生书空“画”字
学生猜测“幅”为什么是巾字旁
根据图片内容说出一幅( )
开火车读
齐读课题 | 拓展学生古诗积累
由图片导入,引导学生画美,“画”字也要写美。
巾字旁大多与布帛有关,布帛的最大宽度为“幅”
一幅画,一幅字,一幅照片,一幅地图。
注意 ”玲“是后鼻音。 |
二、初读感知梳理文脉。 1. 了解“端详”。(出示 《我家的一角》) 2. 学习“详” 3. 了解“详”字和端组成词语后。变成了轻声。 4.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5. 学习“奖” (1)出示图片及词串 领奖台 奖杯 奖牌 奖状 奖金 奖品 夸奖 (2)写“奖”。猜测“奖”字下面为什么是个大? 6.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7.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第一遍:指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捧读课文,边读边想,玲玲先开始很得意,后来心情怎么样了?用横线划出来。
三、精读体会主人公心情变化。 (一)体会“伤心” 1.出示第四自然段 说出玲玲伤心的原因:画被弄脏了。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出示2-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4.出示“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5.学习“及” (1)出示古文字,并书写笔顺 (2)加偏旁
(二)体会“满意” 1.学习“懒” 玲玲画了一只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2.学习“拿” 老师拿起了书,还能拿起什么 3.出示第8自然段
四、理解爸爸的话 爸爸提到了两件事,一件是坏事,一件是好事。 五、生字教学 1. 小组合作识字: 报 纸 并 2.字卡复习。 3.写字: 报 纸
| 1. 指名说在画上看到了什么。 2. 指名读—详 3. 开火车读-详 4.全班齐读-端详 5.指名读——正音 6.小评委进行评价
7.学习关于“奖”字的词语
8.观察“奖”字
1.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圈划相关词语。 2.学生回答问题-指名说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4.指名说-玲玲为什么伤心。 5.全班齐读 6.三人分角色朗读 7.评委点评
8.开双轨火车读
9.给及加偏旁 师生合作读7-8自然段
指名回答 全班齐读
指名回答:坏事是什么,好事是什么。
四人一组识字汇 报
开火车读 |
理解“端详”的意思。端详:仔细地看,认真地看,反复地看。
通过“奖”字的拓展,聚焦“得意”,感受主人公期待明天即将评奖的心情。
通过引发思考:奖字为什么下面是个大,引发学生观察“奖”字为上下结构。
通过引导想象:感受玲玲得意的心情。
梳理文章脉络,找到“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
板贴:伤心 满意
板贴:弄脏
进一步总结除了画被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另是后鼻音 指导学生读出伤心
通过旧知记新知
体会懒洋洋 教师总结:觉得很舒服,想睡觉的感觉就叫做“懒”
拿为会意字,通过做动作的方式记住合手为拿。
让学生明白肯动脑筋的道理。 | |
拓展延伸总结提 升 |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玲玲的画》,明白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 写字 | |
板书设 计 | 5.玲玲的画 得意 评奖 伤心 弄脏 另画一张来不及 坏事 满意 更好 好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