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曹燕名教师成长营第29次活动

作者:冯绯楠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1-02

由课堂教学

走向情景再现

 秋风将晚夏卷进温柔的清风里,卷进柔软的白云里,还卷进丰收的拥抱里。9月23日下午,拂着初来乍到的凉爽秋风,薛家实验小学语文组迎来了新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南师大镇江附小教师团队和曹燕名教师成长营的成员也参与了本次活动。



磨课交流 互助互进

在短短一星期的时间,二年级组的冯绯楠和姜倩两位老师经历了数次《玲玲的画》和《妈妈睡了》的备课、磨课、修改教案的过程。我们在用心的研读中慢慢丰富;我们在精心的设计中点点汲取;我们在反复的试教中不停锤炼;我们在师傅们的提点中虚心进步,更是在万校长的引领下拔节生长。




精彩课堂 教学有方



冯老师的教学以玲玲的心情变化为线索,串起全文。学生在读中找,搜寻画中细节;在读中感,体会人物从得意到伤心又到满意的心情变化过程;在读中悟,明白遇到问题不要哭,动动脑经想办法,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感悟到了道理。



AUTUMN IS COMING


姜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提问学生你心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先讨论再归纳最后再运用。设置学习小关卡,从词语到短语再到长句的递进式学习,将难题分解逐个击破。讲授“脸”字更是有趣,一笔一画与脸对应,让学生有趣又高效地学习到了知识。



教学反思 思维碰撞


课后,两位上课老师进行的反思更是思维之间的碰撞。特别是冯老师围绕低年段有效识字策略分享了经验:随文识字要与儿童经验、课文语境、汉字字理相结合,让大家受益匪浅。随后,同教研组的吉菲菲老师和郁悦老师能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两堂课进行精彩点评,在引起大家思考的同时,获得掌声一片。




片段再现 助力发展

  

激动人心的是精彩再现环节,如何学以致用,将识字教学扎根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呢?学科组以五人教师为一组,一人扮演老师,其他四人扮演学生模拟演练小组集中识字过程。

每位老师都开始了头脑风暴,现场讨论十分热烈。


由李恬老师及她的团队展示集中识记生字“纷、答、升”的过程:


请你们小组对“纷、答、升”这三个生字进行分享。

生1

我认为最难读的字是“纷”和“升”,因为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我会读,跟我读“纷(fēn)、升(shēnɡ)”。

生2

我会说成语:大雪纷飞、冉冉升起。我还给“纷”字换偏旁开花了呢:有手来扮演,有草吐芬芳,有米是粉色,有人来一份,有丝雪纷纷。

生3

我补充,我们会学过有“纷”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生4

我还会写“纷”,跟我写:一笔撇折,二笔撇折,三笔提,四笔撇,五笔捺,六笔横折钩,七笔撇。写得时候注意撇捺要分开。

生5

我认为“答”比较难,因为“答”是一个多音字,跟我读:回答、答应。


你们太厉害啦,听了你们的分享,我们分清楚了“纷、升”的前后鼻音,还学会了给生字开花积累了更多生字,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小朋友。



张建妹老师对此环节作了总结点评:1、充分的预习是有效的自主识字的重要前提;2、选择生字时,教师要有选择、有侧重、有预设;3、学生课堂讨论要合理分工,更加有序。












精准把脉 “三会”引领


最后,朱小昌校长用“三会”肯定了老师的课堂设计和专业素养:1、会上课:老师文本解读到位,教学内容有侧重点;教学组织灵动,课堂指令有规范;学生学习程序清晰,识字能力有章法。2、会说课:两位老师围绕学科主题进行深刻反思,冯老师的引领式反思和姜老师的剖析式反思都值得我们学习。3、会评课: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应该以识字为载体,让学生在识字中体会中华文化,提升朗读、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研组的学习是“打开”的过程,也是“聚合”的过程。优点聚合成优势,个人聚合成群体。希望大家在薛小的沃土上,以飞翔的姿态,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END

撰稿 | 朱钰琳、王翔

摄影 | 朱钰琳

审核 | 张建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活动报道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