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案
课题 | 22 《读不完的大书》 | 教时 | 第1课时 | |
日期 | 2021年12月16 日 | |||
班级 | 三(8)班 | 执教 | 丁晓晴 | |
教学目标: 1.认识“麻、姿”等9个生字,会写“读、册”等10个字,多种方法理解“井然有序、盘旋”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体会语言的生动。 | 重点与难点
| 重点:在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体会语言的生动。 难点:能简单地写出自己在生活 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 同学交流。 | ||
教材分析: 《读不完的大书》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乡村中缤纷多彩的事物,并融入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大自然的图画。课文以“读不完的大书”为题,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又揭示了用心“读”就能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无尽乐趣的道理。文中描写的事物较多,但层次清楚,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大自然的乐趣。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值得学生体会和积累。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主要内容,通过朗读落实“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一语文要素,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句子的表达方式,在读中想象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由于时间有限,本课时着重分析了动物部分,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生动,写作的不同视角和独特结构,并积累、运用优美的语言。 | ||||
教 学 过 程 | ||||
活动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核心过程推进 | 课前积累:诵读古诗 | 齐读古诗 | 指导古诗的停顿、与语速 | |
一、揭题导入 1、这三句话你明白了什么的重要性?你喜欢看书吗?什么类型的书? 2、今天丁老师带来的这本书很特别,大家一起读 |
指答,评价
出示课题,学生朗读
板书课题
指答
指读自读要求 |
出示PPT,齐读
预设重读
先读再画,开始。 | ||
二、初读课文 1. 这本大书是什么?你从哪里找到的? 你能猜出他长得像什么吗?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学这个字。册字有什么好朋友吗? 8.好玩东西来了,一起先来读好它。 12.这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呀? 那同学们现在知道词语的意思了吗? 13. 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课文中深深地读一读,女生齐。 | 原来大自然就是这本大书,他是一本(画册)
出示古文字:册 出示书简
指答
出示第一段句子
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指读
女生齐读
女生读左边部分,男生读右边部分 | 找到第六自然段
开火车读词
册,平舌音
册在古时候就是用绳子,将木片竹片穿起来的竹简、书简,现在指装订好的纸质书。
分类、齐读。
总分总结构
出示: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出示: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出示第一段前两句 | ||
三、精读课文 1.让我们赶快去文章中找一找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哪些有趣的植物? 小结:AABB,声音和动作→有新鲜感的词来描述动物 小结:连续的四字词语描绘场景 |
找一找,说一说。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
指读,女生齐读。
指答
做动作
合作朗读 讨论,交流 | 找一找,并学会总结概括。
出示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文结构
所见+所感
学生星级评价 | ||
四、写字 | 找规律 寻异同
头正肩平 足安背挺直 | 出示:栽、柔 相同点:都有木这个部分。 | ||
板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