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报道

作者:丁晓晴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1-02

向深度学习更深处漫溯

——记薛小语文学科组第七次专题研讨活动

暨常州市优秀教师(曹燕)城乡牵手活动

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推进深度学习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学生学科素养,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品质课堂,1216日,我校语文学科组开展了第七次教研活动,一至三年级语文教师齐聚多媒体教室,对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索。

一、课堂展示有风采

丁晓晴老师执教三年级的《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字词教学扎实,朗读指导有效,教学环节灵动。丁老师巧创问题情境,着重分析了大自然中的动物们,带领学生在读中领悟句子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而感受和想象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让学生习得生动语言可以从动作声音角度,从四字词语结构入手,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也有效落实了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一语文要素。

二、反思评课有成长

两节课结束后,丁老师和刘老师分别针对自己执教的两节课进行课后反思。之后,同年级组的王婷老师和季琳老师进行评课。王老师认为丁老师的这堂课字词教学有重点,朗读指导有重点,读写结合有方法。季老师认为《雾在哪里》这堂课从整体来看,教学目标的设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兼顾到了,老师沉稳的教态又不失灵动,学生收获颇丰。

三、高位引领有深度

活动后,新北区语文学科研训员曹燕副校长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对一至三年级语文教师进行高位引领。

首先,曹燕副校长肯定了青年教师好学肯学的精神品质。曹校长建议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要关注教育目标是否偏移,教学内容是否缩减,教学方式是否单一,以及教学评价是否模糊等问题,有效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生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真实言语环境下进行语言实践,从而达到深度学习。

其次,针对低段识字教学,教师要处理好识字与学文的关系,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以及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教师要依托文本,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内化语言,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言语实践,从而走近深度学习。

双减落地,教研先行,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此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使每一位老师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也为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为深度学习的教学研究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活动报道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