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学习记录

学习心得二

作者:丁晓晴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1-02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针对教学中过分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的问题提出的。知识的习得可以直接灌输,但能力的形成需要过程。单元整合教学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1. 在过程中积累知识

        知识类型多样,它会以不同的面貌散落在不同的文章中。通过对某一单元诸多课文的学习,才能最终获得对这一知识较为全面的印象。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词语呢?

        在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学到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方法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能力。所以在《听听,秋的声音》(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就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最后,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要求学生总结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 在练习中形成能力

        1)借助文本,了解概念内涵。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学会预测。如何学会预测呢?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后,有一个表格,告诉学生预测是什么及如何预测。

        课后还有一些提示,告诉我们与预测相关的知识。这篇课文编排的形式也跟其他课文不一样,在正文旁边有许多批注,这些批注告诉学生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总也倒不掉的老屋》是本单元唯一的精读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预测的基本知识,这才能为预测能力的形成奠基。

        2)举一反三,在练习中强化。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时,运用了举一反三的原则,大多数单元既有精读课文(学法),也有略读课文(用法)。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略读的篇数多于精读课文的篇数。这就告诉我们:预测这一技能,需要在大量的略读实践中获得提升。在《总也倒不掉的老屋》一课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预测,在接下来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两课中,要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和生活经验预测,推想下面可能发生的故事。其中,《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教材只选了原文的一半。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前文,预测后面将发生的故事,并让学生说出预测的依据。《不会叫的狗》是一个有三种不同的结局的故事。这则故事编入教材时,编者截断了后面的故事,只留给学生三个情境,引导学生预测后面的故事。这样的课文对师生来说,都是第一次,它告诉我们:预测的方向是多元的,想象力应该是发散的。

        3)借助情境,在语境中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技能一定要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形成能力。仍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阅读三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什么是预测,并运用预测的方法在其他课文中进行练习。本单元的习作是续写故事,这也是在实践中运用预测的好途径。续写故事的要点在于:如果后面的故事跟前文无关,则代表着续写的失败;而要把故事续好,就得读懂故事前面的提示,然后根据提示和生活经验,来预测后面发生的故事。

        本次习作故事的背景是同学们过生日,都收到了父母的祝福。可李晓明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有一些失落。见此情景,同学们开始讨论起来……”结合故事内容和生活经验,我们可以预测到下面的内容应该是:李晓明也需要在生日那天,得到父母的祝福。即使得到不父母的祝福,也需要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爱……

        当然,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开头,让学生预测下面即将发生的故事。无论如何,學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生活经验,先预测,然后才能保证续写内容不走偏。

        三、读写整合,向读学写

        每一个单元中既有读的内容,也有写的内容。以往的教材中,读与写结合得不甚紧密。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方式,读与写的关系显得特别明晰。因此,单元整合的重要意义在于打开读写之间的通道。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