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在情境中,效在生成里

作者:吴宏露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1-03

悟在情境中效在生成里

 薛小语文组专题研讨活动暨常州市优秀教师(曹燕)城乡牵手活动

小雪过后,凛冽渐浓,冬阳仍暖。在“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课堂实效,11月25日下午,薛家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组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本次活动以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点,由四、五年级共同承办,吴宏露、刘伟莲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一、 一场诗意的修行

忧之深,爱之切,这便是母爱的常态。母爱无声,却在文字间流淌,为了带领孩子们走进文字,悟得情感,两位老师在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深入研读文本,汇聚团队的智慧与力量,在专家、前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反复试上、重建,在磨砺中铸就了韧性,收获了成长。
   二、 一次母爱的邂逅

吴宏露老师执教的是四上精读课文《麻雀》。课堂上,吴老师用浅浅的微笑,用活泼且有亲和力的语言,自然地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先领学生读文,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屠格涅夫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发展顺序来把事情写清楚。再带学生悟言,感受文中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等形象,知道作者抓住动作、语言、心理、外形来清楚地刻画角色,品悟母爱的力量。整节课推进有序,较好地落实了习作单元“学会把一件事写清楚”的语文要素。

五年级的刘伟莲老师执教五上的《慈母情深》,她沉稳优雅,通过生文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带领孩子们读细节,析场景,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还引导孩子们结合背景,感受物资匮乏的时代特色,从而产生共情,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吴宏露老师指出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在生生、师生互动中搭建出“有序、见动作、听声音、想心理”的方法支架,能够有效地落实“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单元语文要素。本节课中,虽然运用了多种互动交流形式,但在资源的捕捉,有向的评价和清晰的推进上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更多的实践。

刘老师的也指出,在行课的过程中,用同桌合作交流,师生情境互动等方式,很好地落实了语文要素,感受了反复的强调作用。但在活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更明确的目标,更清晰的语言,更自然的融入。

 随后,同年级组的花叶和卓晶晶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花老师肯定吴老师带领孩子读文入境,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中,不断清晰学习目标,通过互动平台的有效构建,让学生读语言,学方法,悟情感,练表达。卓老师肯定第二节课能立足语文要素,依托有效的互动方式,紧扣重点,长文短教;在真实情境,引导联系时代背景,深度挖掘人物形象,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 一席精彩的指引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新北区语文学科研训员曹燕老师指导。

曹老师肯定了青年教师身上谦虚好学、坚韧执着的品质,也肯定了薛小语文团队的力量。她指出:在教学中,要避免语文要素的极端化、孤立化、标签化,做到:1.精读教材,找到关联点。在这两节课上,老师准确解读教材,很好地关注到场景,以及细节、情感之间的关系,在反复的手法中读细节,在细节的品读中构建场景,巧妙地寻找勾连。2、立足文本,明晰困难点。《慈母情深》一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师准确地发现了学生的困难点,带领学生走近时代,感悟背景,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与文本人物能产生共鸣,能更深切地体会情感。3、回归本体,把握训练点。第一节课,关注在反复中读细节。那么整节课,教师都要关注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在学生的发言中,不断引导其聚焦细节,运用反复的手法来描绘场景,让孩子在这一落脚点中训练,尽最大的程度细化语文要素的达成路径,帮助学生扎实地内化。4、依据要素,找到落脚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推进,找到情感的提升点;关注倾听,动态调整预设点,注重情境的构建,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交互型对话的促成,和多维度评价的运用,让互动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成为学生成长的真舞台。

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在取舍的探索中,感受语文教学的真谛,互动生成的魅力。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薛小语文团队在跬步中的扎实积累,必将在未来有所收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活动报道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