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1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初步感受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3.根据课后提示梳理脉络,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课后提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
2.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理解体会其惩治巫婆和官绅方法的妙处,感受西门豹的智慧和为民除害的为官形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板块一回顾情节,导入课文
1. 出示单元导语,引出人物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这个单元出现了许多历史人物,如王戎、扁鹊蔡桓侯,纪昌。他们都被称为俊杰。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战国时期魏国的俊杰——西门豹,他为什么被称为俊杰,以何才能被记录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呢?
2. 回顾故事情节
这要从《西门豹治邺》这个故事说起,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故事,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理清了故事情节,分别是调查情况、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3. 复习起因
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到了哪些情况?
(1)不是河神要娶媳妇,是巫婆和官绅要给河神娶媳妇,他们是为了问老百姓要钱。官绅与巫婆勾结,以河神娶亲为由祸害百姓。(人祸)
(2)漳河不仅没有发过大水,还年年干旱。(天灾)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4. 西门豹既然已经知道了情况,他却还说(出示第9自然段)
板块二研读言行,体悟妙计
1. 他这么说到底有何打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的第二个情节——惩治巫婆和官绅。
自读要求:默读课文10-14自然段,思考西门豹用了哪些方法来惩治巫婆和官绅。
2. 交流方法:借新娘丑投巫婆入河
借要催人投官绅入河
借再催人警示官员
3. 为什么西门豹这么说、这么做就能够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妙招呢?
(3)小组交流:关注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抓关键词来体会,也能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方法在旁边做做批注)
4.分别出示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交流探讨:
(1)借新娘丑投巫婆入河
“不行、不漂亮、不满意“为什么这么说?(为了救出这个姑娘)真的不漂亮吗?装作很认真给河神娶媳妇,这是西门豹的借口。
“麻烦”表面上很客气,实际上要惩治巫婆,把她投入漳河。
谁来扮演西门豹,读读这句话?(语气坚决,既客气又透着果断)
西门豹的第一个第一个“借口”, 借新娘丑投巫婆入河,“借”得不露痕迹!这个计策妙就妙在将计就计。
(2)借要催人投官绅入河
“怎么还不回来”巫婆会回来吗?西门豹知道吗?为什么还这么说?还等了一会儿?(做给众人看的)
“麻烦”重话轻说,表面客气,实际上为了惩治官绅头子。
看,第二个“借口”,借要催人投官绅入河,“借”得顺理成章!妙就妙在将杀机暗藏于客套之中。
假如你是西门豹,如何说这两句话?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读他的话,语气干脆坚决)
(3)借再催人警示官员
“请”表面客气
“站了很久”同样演给众人看。
官绅们为什么提心吊胆?他们在担心什么?(提心吊胆就是胆战心惊,十分担心害怕,
为什么没有把其余官绅扔下?巫婆和官绅头子是罪魁祸首,其余官绅是帮凶,西门豹为了警示他们。
西门豹的第三个计,假戏真做,借再催人警示官员,借”得无话可说。
5.采访,三个问题
官绅头子也投下去后,其他官绅什么反应?(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直淌血)理解面如土色(脸上的颜色像土一样,形容惊恐到了极点,脸上失去了血色。)
(1)采访官绅:你为什么吓成这样?你为什么要磕头求饶?
(2)采访西门豹:你既然知道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杀掉呢? 预设:第一, 当时科学不发达,老百姓文化思想觉悟水平低,如果简单去抓巫婆官绅,可能打草惊蛇,他们会提前逃跑。第二,官绅巫婆可能巧借迷信蛊惑百姓反而弄得你寸步难行。第三,教育老百姓是要用事实说话, 这样老百姓眼见为实,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才会信服。
(3)采访百姓:我来问问看旁边围观的老百姓,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西门豹就这么客客气气的几句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巧妙地救了老百姓,还达到了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震慑警醒其他官绅的目的。
6. 感受人物形象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西门豹能被称为俊杰,被载入史册吗?(足智多谋、为民着想)
板块三场景再现,简要复述
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这件事真是大快人心,在场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赞,他们迫不及待地回去告诉那些正想逃走的老百姓,想一想他们会怎么说呢?
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呢?
除了说清楚,还表达了对西门豹的敬佩赞美之情。
这个故事流传两千多年,今天我们通过分析他的语言和行为,我们真的会发现西门豹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发现了他能被纪录在《史记·滑稽列传》的秘密,下节课我们一起演一演这个有意思的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