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选修《电影赏析微剧展示》
【课程背景】
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影视通过对青少年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全方位的渗透已经成为青少年道德成长和课外知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的素材,特别是渗透道德教育,拓展知识视野,最容易感染学生并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和良好的品德行为在他们所感兴趣和积极参与的影视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在深化教育中巩固和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终身受益。通过影视教育不仅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教育学生怎样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程目标】
影视欣赏课的目标在于:秉承我校的立贤教育思想探索性地在小学中开设影视欣赏课程,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涵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具有普遍贤人素养的人。
【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8讲,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讲:认识电影。自我介绍,相互介绍(1课时),具体内容包括:简单进行自我介绍,了解电影发展历史。
第二讲:亲近电影,观看《孤独的小猪》(1课时)具体内容包括:观看影片,初步感受动画片中可爱的动物形象。
第三讲:亲近电影。观看《驯龙高手》,阐述道理。(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欣赏影片,简单说说懂得的道理,根据影片人物进行绘画展示。
第四讲:亲近电影。观看《疯狂动物城》,写感受。(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欣赏影片,写一写观后感,展开想象为故事再续写结尾。
第五讲:创作电影。(2课时)具体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故事的拍摄,展示和汇报。
第六讲:亲近电影。观看《摔跤吧!爸爸》,体会亲情。(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观看影片,给爸爸妈妈写卡片表达爱。
第七讲:亲近电影。观看《天书奇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观看电影,创作我喜欢的传统电影人物漫画,展示交流。
第八讲:展示电影。(2课时)具体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剧本进行演绎,拍摄,完成展示。
以上各讲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视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和安排,要写清楚每一讲的具体内容,以便清晰这门课程的情况。
【课程实施】
任课老师:张海莉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教学场地:教室
教学工具和手段:自编教材,互联网,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等
适用对象:对电影活动有兴趣的学生
实施安排:启发讲授,表演访谈,资料收集,圆桌讨论等方式。
【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分别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技能应用、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考评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综合评定”两步:平时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提问检测、作业情况、个体创作;期末综合评定内容为基础知识考核、专题创作等。
2、考评按照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其中,自评权重为20%,互评权重为30%,指导教师评价权重为50%。
3、学生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