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课程背景】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成人。《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它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课程目标】
1、能朗读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诗句,形成诵读的兴趣和习惯。
2、扩大生字量,以此为识字启蒙教材,积累更多的生字、词汇;
3、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4、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
课时 | 具 体 内 容 安 排 |
1 | 三字经(勤学篇)第一课 第1课时 |
2 | 三字经(勤学篇)第一课 第2课时 |
3 | 三字经(勤学篇)第一课 第3课时 |
4 | 三字经(勤学篇)第二课 第1课时 |
5 | 三字经(勤学篇)第二课 第2课时 |
6 | 三字经(勤学篇)第二课 第3课时 |
7 | 三字经(勤学篇)第三课 第1课时 |
8 | 三字经(勤学篇)第三课 第2课时 |
9 | 三字经(勤学篇)第三课 第3课时 |
10 | 三字经(勤学篇)第四课 第1课时 |
11 | 三字经(勤学篇)第四课 第2课时 |
12 | 三字经(勤学篇)第四课 第3课时 |
13 | 三字经(教育篇)第五课 第1课时 |
14 | 三字经(教育篇)第五课 第2课时 |
15 | 三字经(教育篇)第五课 第3课时 |
16 | 三字经(教育篇)第六课 第1课时 |
17 | 三字经(教育篇)第六课 第2课时 |
18 | 三字经(教育篇)第六课 第3课时 |
【课程实施】
任课老师:朱钰琳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
教学场地:二(9)班教室
教学工具和手段:自编教材,互联网,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等
适用对象: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爱好朗诵的小朋友
【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分别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考评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综合评定”两步:平时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提问检测、作业情况、个体创作;期末综合评定内容为基础知识考核、创作诵读等。
2、考评按照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其中,自评权重为20%,互评权重为30%,指导教师评价权重为50%。
3、学生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秀,70分—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
4、《经典诵读》学习评价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