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分析
1.目的和意义
水彩是指能用水调和的颜料。加白色能使颜色变浅,具有一定的覆盖力,比较适合儿童涂抹。儿童水彩画不需要像成年人那样去研究色彩的冷暖变化,多以平涂为主,以自己的审美意识调配色彩,有装饰色彩的效果。
2.学情分析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学水彩画就是促使他们“好之”、“乐之”。 。水彩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水彩笔、纸、颜料、调色盒等,足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并乐意通过这些平时不常用的工具进行绘画表演。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乱涂乱画中发现水彩颜料的魔力,使他们主动探索色彩奥秘,启发孩子尝试“水彩拓印”、体验“油水分离”活动,了解水彩活动的多样性,使学生对水彩画产生浓厚的作画兴趣和强烈的绘画愿望。
二、课程目标
1.水彩画的概念、概况、历史渊源,积极参加水彩画活动,体验水彩画活动的快乐,培养对水彩画活动的兴趣,能快乐、大胆、轻松的作画。
2.工具与材料选择,掌握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作画姿势。
3.色彩基本常识,学会辨别色彩和调配色彩,主体色和背景色的对比与运用。
4.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添加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大胆运用水彩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三、课程内容
1.水彩画基本技能。
2.对各种绘画材料如水溶性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笔的尝试。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熟悉调整
自由绘画,熟悉学习环境,教师熟悉学生
第二周:水彩画基础
学习水彩画基础知识,对水彩色彩及调色、用笔、着色、颜料干湿的学习和尝试。
方法:简单图形练习。
第三周——第四周:水彩绘画
组织学生运用前一周学习的水彩基础知识完成水彩画作品,注意用笔和着色。
方法:临摹、创作。
第五周——第八周:水彩画色彩基础知识绘画练习
方法:实例教学,边画边学。
第九周——第十周:复习
第十周——第十八周:作品临摹 临摹优秀作品
第十五周——第十八周:作品创作
组织学生各方面收集素材,总结本学期学习的知识,指导学生结合水彩画创作装饰画,绘制2—3幅较完整的创作作品。
四、课程实施建议
1.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使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况,突出艺体特色。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培养学生会成长、会做人、懂孝道、能自信、讲和谐。引导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2.小孩子是不会对瓶瓶罐罐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的安排上尽可能的安排一些趣味上较强的东西。最初还是像儿童画的形式,要他们上色,比如一张卡通画,你先要他们把主题的人物或者动物上色,最好用小号笔,最先只要求他们画出明暗两个关系就行,水彩不要上的太厚,毕竟是小孩子。如果在这些孩子当中你发现很有天分的,可以把他的课程安排的快一些,就可以讲一些专业的水彩知识,但是你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心思,也常听听学生的意见,看看小孩自己怎么样去评价水彩。当然,既然安排了水彩课程,家长肯定是要看你是否都有教学,所以这个课程你一定要安排好,但是又不能让小孩产生抵抗情绪,而是让他们爱上水彩......
3.纸张用素描纸或者水彩纸,作画时直接用单色水彩起稿,让他们自始养成果断下笔的习惯;在作画过程中,要求他们独立地调配色彩,循序渐进学习色彩的冷暖、鲜灰、明度、补色、邻近色等知识,了解用笔有点、摆、刷等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地应用色彩的块面形式造型。这种方法虽然见效慢、学习周期长,但只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儿童都能自如地应用色彩。
4.引导儿童感受大师表现的主题及表现这一主题的色彩语言和用笔的技巧。当然,临摹大师的作品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提高儿童审美能力,也是为了更好的创作。
5.儿童在掌握了一定的色彩语言后,就可以画自己想画的画了。这时候画出来的水彩画似乎是在 “乱涂乱画”,其实是他们每个人观察、感受、理解、想像、表现的成果,真正是他们自己的画。
6.画掌握快的同学与慢一些的同学一桌,互相学习。对有进步的学生充分肯定,对接收稍慢的学生耐心辅导。
六、课程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学生自评:权重20%
评价内容:自己的课堂表现、学期收获。
小组评价:权重20%
评价内容: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同学的团结程度、舞蹈组合活动中的表现、作品展评成绩。
教师评价:权重60%
评价内容:平时的课堂表现、对待课程的态度、舞蹈学习中的表现、学业成绩、成品舞展评成绩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