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足球》课程纲要

作者:迟升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2-18

快乐足球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足球运动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项目。孩子们都喜欢踢球和比赛,著名的球星也往往是他们羡慕和崇拜的偶像。球类活动不仅具有对抗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强调集体合作,灵活多变地运用各项技战术,对锻炼人的体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智慧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1科学进行训练,贯彻从小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原则,抓好身体素质、球技。

2学校开展足球项目专项训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训练,建立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概念,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体会动作要领,初步掌握足球最基本技术和游戏方法,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课程内容

 

 

 

程 内 容

1

学习颠球技术

2

学习脚背内侧踢准

3

复习脚背内侧踢准技术强调要踢准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

4

学习直线运球基本技术1脚背正面直线运球

5

脚内侧直线运球

6

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

7

复习各种停球技术

8

学习曲线运球技术

9

学习原地前额正面顶球

10

学习原地掷界外球技术

11

《足球竞赛规则》简介二

12

足球比赛的基本要素三、越位

13

足球比赛场地二

14

足球比赛规则三

15

足球比赛欣赏(室内)

16

足球电影(室内)

17

教学比赛,讲解比赛,总结本学期学习内容

四、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安排在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

2、组织形式: (1) 开设“快乐足球”自主选课班,吸引足球爱好者来学习训练,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足球运动中来。(2) 学生课外自主练习。

3、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在校本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运用不同的器材把足球技术融入于各类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技术动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发挥学生练习积极性,将足球校本课程进一步付诸实践。

4、成果展示:1开设足球基本技术比赛,动员每位学生都参与足球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循环赛。

5、本课程的实施,注意强调学生间相互配合,重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在互相传球及比赛过程中,教育学生不能责怪使他人,以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包容。

五、课程评价

1、以校本课程的目标为依据,通过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效等信息,按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

2、给与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掌握的程度评价。

正脚背运球考核标准

优秀

良好

合格

有待改善

能说出脚的部位名称,知道脚底停球、脚背运球、脚内侧拨球的动作要领,初步掌握上述技术,动作熟练、协调、自然,能完成脚背直线运球20米不丢球

能说出脚的部位名称,知道脚底停球、脚背运球、脚内侧拨球的动作要领,上述动作基本能做出,但协调性、连贯性有待改善,能完成脚背直线运球15米不丢球

能说出脚的部位名称,知道脚底停球、脚背运球、脚内侧拨球的动作要领,上述动作基本能做出,但协调性、连贯性有待改善,能完成脚背直线运球10米不丢球

知道脚的部位名称,在提示下知道脚底停球、脚背运球、脚内侧拨球的动作要领,上述动作失误多,脚背直线运球不时丢球

 

 

球性球感考核标准

优秀

良好

合格

有待改善

能说出运球、踩球、拉球、踢球的动作名称,基本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做到触球部位正确、力量控制均匀、有较好的球感,基本不丢球

能说出运球、踩球、拉球、踢球的动作名称,初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做到触球部位正确、力量控制均匀、有初步球感,丢球较少。

能说出运球、踩球、拉球、踢球的动作名称,初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触球部位、力量把握节奏感、连贯性尚不足,丢球较多。

在提示下说出运球、踩球、拉球、踢球的动作名称,动作掌握尚不到位触球部位、力量把握节奏感、连贯性上待改善,经常失误。

 

3、具体评价方案:评价分为课堂学业评价、平时行为态度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互评三个方面。

(1)课堂学业评价:以对学习内容和技术的掌握情况为主要考核评分依据,占总成绩的70%,其中,运球球性球感技术考核占50%、技评占20%。

(2)平时态度评价:主要以学生是否认真、主动、积极,能够虚心请教,占总成绩的15%。以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观察记录为主。

(3)学生自评互评: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占总成绩的15%。其中,自评与互评各占7.5%分数计算,满分为100分。计算公式如下:课堂学业评价×70%+平时态度评价×15%+学生自评互评价×15% ﹦综合评定分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课程纲要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