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跆拳道》课程纲要
《炫风跆拳道》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跆拳道有“世界第一搏击”之称,跆拳道吸取了中华武术的精髓,它运用“太极”之理立论,以“八卦”之理立名,揉进“阴阳”等学说,跆拳道的“道”则表现出朝鲜民族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礼仪和民族精神,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哲理。跆拳道运动技艺精湛、意志坚韧、凶猛强悍,攻防自成体系,它的运动哲理、精神意义、人格引导、体育价值等特点,都是广大跆拳道爱好者所追求的目标。通过跆拳道专项课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跆拳道运动发展、特点、武道哲学、裁判法;培养学生快速、准确、有力的技术特质;“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品质。
二、课程目标
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创建跆拳道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1、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跆拳道文化,增强参与跆拳道的信心与动机。
2、通过教学,学习跆拳道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学会有针对性地制定跆拳道运动处方。
3、发展跆拳道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及持之以恒,勇于挑战,战胜自我和对手的优秀品质。
4、在活动中乐于展示自我,表现出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和信心。
5、养成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方的优良品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健体、育德、启智、崇美的互相渗透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
跆拳道使人体所有器官都运动起来,进而锻炼身体,刺激脑细胞的发育,强化人的体力和脑力,提高人的分析力、观察力、判断力,培养顽强、勇敢、奋进、拼搏的信念和意志,健美体型、增强自信、缓解压力。跆拳道在于“以礼开始, 以礼结束”的崇礼精神,尤其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练习者从开始就养成谦逊、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究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使孩子养成忍让谦恭的美德。跆拳道极力提倡培养练习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磨炼成刚强不屈的意志,健全和完美的风度以及蓬勃向上的体育精神。跆拳道运动紧张激烈,对抗性强,可使人强壮筋骨,提高各关节的灵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通过攻防练习,可以学习掌握实用技击术和防身自卫的能力。跆拳道比赛或实战时,观赏竞技强,享受击打艺术的美感,双方腿法技术在对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是使人在欣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
单元内容 | 课时内容 |
一、跆拳道概述 | 第1课时:认识跆拳道 |
二、基础技术 | 第2课时:学习跆拳道的基本礼仪及拳的用法 |
第3课时:学习跆拳道的实战姿势 | |
第4课时:耐力素质练习 | |
第5课时:跆拳道步法学习 | |
三、腿部技术及品势 | 第6课时:基本腿法前踢的学习 |
第7课时:柔韧素质练习 | |
第8课时:基本腿法横踢的学习 | |
第9课时:防守动作(下段防守)的学习 | |
第10课时:考核 | |
第11课时:力量素质练习 | |
第12课时:跆拳道品势手型的学习 | |
第13课时:跆拳道品势腿法的学习 | |
第14课时:柔韧素质练习 | |
第15课时:考核 | |
四、实战演练 | 第16课时:品势比拼 |
第17课时:品势比拼 |
四、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安排在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
2、组织形式: (1) 开设:“炫风跆拳道”自主选课班,吸引跆拳道爱好者来学习训练,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跆拳道运动中来。(2) 学生课外自主练习。
3、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在校本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加深并参入多种娱乐的方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技术动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发挥学生练习积极性,将跆拳道校本课程进一步付诸实践。
4、成果展示:(1)开设品势和腿法的基本技术比赛,动员每位学生都参与跆拳道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循环赛。
5、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树立起自信心,重在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精神。特别在品势打展示过程中,能够从容自信的展示自我。同时,在进行练习腿法时的,勇于挑战自我。
五、课程评价
1、以本课程的目标为依据,通过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效等信息,按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
2、给与学生对跆拳道基本技术掌握的程度评价。
前踢、横踢考核标准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有待改善 |
基本掌握右架站立,重心移至左腿。提起右大腿同时髋部略向左转,膝盖朝前,大小腿折叠,脚面绷直。 | 初步掌握右架站立,重心移至左腿。提起右大腿同时髋部略向左转,膝盖朝前,大小腿折叠,脚面绷直。 | 大致能完成右架站立,重心移至左腿。提起右大腿同时髋部略向左转,膝盖朝前,大小腿折叠,脚面绷直。 | 练习动作有明显错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较差, |
品势手型下格挡考核标准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有待改善 |
熟练掌握起始动作:右侧下格挡时,右臂弯曲放在左肩部,拳心向脸部。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拳与左右大腿部的距离为一立掌距离。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 基本熟练起始动作:右侧下格挡时,右臂弯曲放在左肩部,拳心向脸部。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拳与左右大腿部的距离为一立掌距离。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 初步熟练起始动作:右侧下格挡时,右臂弯曲放在左肩部,拳心向脸部。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拳与左右大腿部的距离为一立掌距离。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 不太熟练起始动作:右侧下格挡时,右臂弯曲放在左肩部,拳心向脸部。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拳与左右大腿部的距离为一立掌距离。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
品势腿型三七步考核标准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有待改善 |
熟练掌握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 | 基本掌握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 | 初步掌握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 | 不太掌握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90度角,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 |
3、具体评价方案:评价分为课堂学业评价、平时行为态度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互评三个方面。
(1)课堂学业评价:以对学习内容和技术的掌握情况为主要考核评分依据,占总成绩的70%,其中,实战姿势、下格挡、横踢、前踢、三七步技术考核占50%、技评占20%。
(2)平时态度评价:主要以学生是否认真、主动、积极,能够虚心请教,占总成绩的15%。以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观察记录为主。
(3)学生自评互评: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占总成绩的15%。其中,自评与互评各占7.5%分数计算,满分为100分。计算公式如下:课堂学业评价×70%+平时态度评价×15%+学生自评互评价×15% ﹦综合评定分数。
|
|

